核心閱讀
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率和轉化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福建晉江積極支持產學研合作,搭建產業科研創新平臺,打造產品從實驗室到工廠大規模生產的完整鏈條。通過構建“一產業一平臺”創新支撐體系,規范創新平臺管理機制,持續提升服務水平,晉江產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一條零售價不足3元的拉鏈,背后有多少科技含量?
手拿這條20厘米長的粉紅色塑料拉鏈,細細觀察,每一個鏈齒與鏈帶都呈現同一色度,而車間里卻再也不見顏料四濺的老場面?!熬湍萌旧@個環節來說,我們和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合作研發的新技術,讓染色無水化、更均勻?!睗∨d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負責人高秀忠說。
潯興拉鏈公司的技術突破,是福建泉州晉江市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近年來,晉江市積極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搭建產業科研創新平臺,打造產品從實驗室到工廠大規模生產的完整鏈條,推動當地科技成果轉化率和轉化水平不斷提高。
依托資源優勢,滿足創新需求
“入圍了!”看著臺上大屏幕顯示的榜單,高秀忠不由得拍桌而笑。
這一幕發生在今年5月底,高秀忠應邀參加亞洲低碳技術和創新大會暨第三屆全國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在這次大會上,潯興拉鏈公司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關鍵技術”入圍2022“科創中國”先導技術(綠色低碳領域)榜單。
晉江深滬鎮,潯興拉鏈公司坐落于此?!澳戤a拉鏈7億條,為我國多個重大項目提供特種產品。”介紹起公司情況,高秀忠如數家珍。然而,就在幾年前,拉鏈染色環節一直是企業發展痛點所在——用水多,污染大,與減排目標格格不入,怎么辦?
“還得去找裝備所,說不定能有收獲?!备咝阒铱谥械摹把b備所”,正是從2013年7月起在晉江落戶的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
雙方組建聯合攻關小組,申報省級重大產業化項目專項支持……2022年,潯興拉鏈和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推出的“超臨界無水染色技術與裝備產業化應用”項目,突破常溫半連續超臨界無水染色、裝備研制、織物勻染等產業化關鍵技術,支撐無水染色技術并將其推向產業化。
“在晉江,如果企業有創新需求,很容易找到與之對應的產業科研創新平臺?!睍x江市科技局局長張清常說。2012年起,圍繞產業基礎建設,晉江開始引進高水平科研平臺,以“平臺+項目+人才”方式,依托平臺技術、人才和行業資源優勢,投入近百億元,引進建設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等9家高水平研發檢測平臺,構建“一產業一平臺”的創新支撐體系,提升各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696項新增產學研合作及技術服務項目、科技服務業納統金額超1.9億元……說起去年一年的科技創新成果,張清常分外自豪:“這是10年前的10倍以上!”眼下的晉江,科技創新活力日益迸發。
加強激勵保障,促進專業化建設
一臺酷似微波爐的儀器正在穩定運轉,里面放置的物品,是來自各個鞋企的鞋面材料。再過1個小時,鞋面材料中的重金屬、甲醛等含量將被精準檢測出來。
在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晉江院(以下簡稱“中鞋革晉江院”)標準檢測中心,27歲的林達偉目不轉睛地盯著正在運轉的儀器設備。作為一名檢測工程師,雖然入職時間不長,林達偉承擔的任務卻不少——每天負責檢測50多項材料。
在中鞋革晉江院,像林達偉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落戶晉江10年來,中鞋革晉江院從最初3人的規模,發展到如今70多人,與晉江500多家企業開展合作,提供標準檢測、科技研發、應用推廣等服務。晉江市的科技、教育等相關部門,則在資金端、服務端、項目端給予全鏈條保障。
“以前想了解企業研發的皮革材料質量如何,需要跑到北京、上海等地檢測,現在家門口有了檢測實驗室,非常便利。”一家皮革公司的負責人說。
2022年,晉江市出臺公共科技創新平臺年度績效考核評估工作的實施方案,并組織專家開展2021年度全市公共科技創新平臺年度績效考核,從平臺管理、人才建設、科技服務、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履行合同情況等方面進行評估。“這相當于給我們做了‘體檢’,明確了自身短板在哪里,能夠有針對性地改進提升?!敝行飼x江院院長王文琪說。
一雙不起眼的灰黑色拖鞋,散發著艾草的清香,穿在腳上,綿軟的質感直抵腳心。這款名為“艾草復合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材料拖鞋”的產品,正是在市級考核評估后,誕生于中鞋革晉江院的新品。
“因為絕大多數指標表現優異,我們在晉江市公共科技創新平臺考核評估中獲評優秀,在各項政策落實中頗受青睞。”王文琪說,在平臺正常運營期間,可以免費使用1萬平方米的檢測車間,新購置設備享受25%的財政補貼,還可享受多項人才優惠政策。
“我們對轄內所有公共科技創新平臺統一歸口管理,優化完善運行管理、資金規范、績效考核機制,持續促進平臺專業化建設?!睆埱宄Uf。
增強服務能力,培育技術經紀人
深耕制傘業10多年的工程師丁敬堂,前些年選擇從湖北來到晉江打拼,成為一名專門為技術和市場牽線搭橋的技術經紀人。在晉江,他被稱為“科技紅娘”。
丁敬堂所供職的優安納傘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晉江東石鎮,當地年產成品傘5.6億把,占到全國產量的1/3。優安納傘業與浙江大學技術團隊共同研發的傘骨自動鉚接機智能設備,已經在試制車間進行調試,很快將投入到生產應用中。
科研院所有成果,企業有需求,如何實現供需匹配?2018年9月,在當地政府指導下,東石鎮幾家制傘龍頭企業出資成立海峽(晉江)傘業科技創新中心,致力打造集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檢驗檢測、質量認證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在該平臺的對接下,傘骨自動鉚接機以知識產權交易的方式“過戶”給了優安納傘業。“相比于買設備,擁有知識產權能夠在未來產生更大效益?!倍【刺谜f。
走進海峽(晉江)傘業科技創新中心,一把輕巧的碳素纖維傘骨雨傘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是中心的最新研發成果?!疤妓乩w維傘骨替代了鐵質傘骨,免去了電鍍和防銹環節,不僅減少了污染,還提高了傘的強度?!倍【刺谜f。眼下,他正鼓勵中心的技術經紀人,把這項新技術推廣到東石鎮數十家制傘企業中。
“以前參加技術經紀人培訓要去福州,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參加啦!”回憶起3年前參加福建省初級經紀人培訓班的經歷,丁敬堂感慨。2022年,晉江在福建省縣域率先召開初級技術經紀人培訓班,先后舉辦紡織鞋服、智能裝備、食品生產領域技術經紀人專題培訓班3場,培訓人數近300人。
據統計,近5年來,晉江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00%,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平均年增速達45%。去年以來,晉江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6%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0家,新增各類高層次人才1240人,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26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