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老舊小區改造,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相互幫助,處處為小區著想。現在小區大變樣,美得很!”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育才社區天佑小區,67歲的老黨員蕭冠英給社區黨組織豎起了大拇指。
天佑小區是個老小區,由于長期缺乏管理,加之居民和社區黨員干部缺乏溝通和互信,地面凹陷、設施損壞、水管銹蝕等老毛病一直久拖難解。面對如此情況,育才社區黨委按照桂城街道創建“熟人社區”的思路,鼓勵居民成立自治小組,競選樓長,共同解決小區治理難題。
在樓長與其他熱心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區的面貌開始發生變化——集資建設停車場、安裝攝像頭、聘請安保……居民一致同意將天佑小區納入桂城街道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全面翻新地下管網,重新鋪設小區主干道水泥路面,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今年是桂城街道發起創建“熟人社區”的第十三個年頭,以“助人自助與適切服務”的社會工作方法,把服務對象轉化為推動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形成整套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模式。在這個過程中,當地建立了由社區黨委主導、以三級黨建網格為基礎、以戶聯系黨小組為主體的基層治理機制。在金色家園小區,怡海社區黨委將金色家園街坊志愿互助會特色建設項目納入“書記工程”項目,組建“創建熟人社區”工作組,形成了“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金色家園街坊志愿互助會—物業公司—各線特色志愿服務隊”五級治理模式,得到了居民的認可。
2017年,桂城街道以創建“熟人社區”為契機,組建樓長隊伍,并依托小區街坊志愿互助會,順利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目前,桂城街道已在149個生活小區推行“樓長制”,培育了一支共有2142名樓長的服務隊伍,建立了1400多個樓道微信群,及時了解居民需求,回應居民關切。
從2019年開始,桂城街道將樓長制向鄉村社區延伸,推出“巷長制”。巷長們主動聯系街坊群眾,組織衛生巡查、治安巡邏,并將發現的問題在巷長會議上協商討論。桂城街道現有巷長27人,服務覆蓋1088戶居民。
為了暢通訴求反映渠道,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桂城街道整合資源,以現有街坊志愿互助會為平臺,凝聚散布于不同小區、社區的治理力量,打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五位一體物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現已培育和組建了以7000多名社團組織成員、樓長為主力的調解團隊,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2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