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按照中國科協等21部門的通知,從今天(9月17日)起到9月23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在各地集中開展。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為期一周的時間里,多項科普活動對公眾開放。在全國科普日來臨之際,江西、河南等地已經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們提供高質量的科學教育。
在江西宜春文筆峰小學,當地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嘉年華科技派對。隨著機器人的轉身、劈叉、燕式平衡,伴隨著輕快的音律,機器人們組團跳舞,讓孩子們驚嘆不已。同時,在一旁的展區,學生們圍在一起,現場操控對抗,體驗世界機器人大賽“超變戰場”項目,感受機器人編程的魅力。
科普不僅在城市,也走進了鄉村。在河南漯河臨潁的繁城回族鎮中心學校,科普大蓬車的到來讓這里的小學生沸騰起來。沒有琴弦卻能通過激光撥弄出美妙音符的“無弦琴”、通過調整聲源頻率就能讓小顆粒跳舞的“駐波”、能讓直管通過彎曲狹縫的“雙曲狹縫”……二十多臺涵蓋了光學、力學、物理學等知識的經典科普展品,讓學生們大開眼界。
河南漯河市臨潁縣繁城回族鎮中心學校學生 鞏晨熙:我沒有去過科技館,但是科普大篷車來了后,我感覺我進入了科技館,學到了聲光電的物理知識。
河南漯河市臨潁縣繁城回族鎮中心學校常務副校長 和進超:這次科技大篷車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用最直觀的方式了解了科學的奧秘,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種下了科學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