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17日電題:中國首個跨境旅游合作區探索跨境文旅合作新路徑
新華社記者陳一帆、吳思思、趙歡
15日上午10時,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試運營啟動儀式在合作區兩國查驗點的邊界線上舉行,標志著這一合作區正式啟動試運營。
9月15日,游客在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游玩。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德天瀑布位于中國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境內,與緊鄰的越南板約瀑布相連,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國瀑布。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是兩國2015年簽訂相關協定后,由中國廣西與越南高平省共同建設和實施的項目,是中國首個跨境旅游合作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班華勤介紹,合作區試運營期間,將實施預約組團、組團限量、限時跨境、團進團出、游覽線路限定的管理模式,僅向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通行證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護照、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入出境通行證的游客開放。
“為更好迎接中越游客,景區建成了中越風情街、中越跨境街、中越美食街區等配套服務設施,并設置了游覽動線指示標識和邊境游相關提醒。”中旅國際廣西區域公司市場經理黎鍵坤說,結合中方與越方運營的磋商機制和消費體系,為游客提供別樣的邊境觀瀑體驗。
9月15日,游客在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游玩。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來自南寧的游客嚴敏是首批游客之一,對跨境旅游期待已久。“旅游設施完善了,可供游玩的項目也豐富了。”嚴敏說,現在中越兩國游客可以實現“一日游兩國”,領略不同的民俗風情。
中國與越南山水相連、人文相近、民心相通。作為中國首個跨境旅游合作區,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是密切中越文旅合作的重要平臺載體,對持續推動兩國高水平開放合作具有重大意義。
探索建設邊境旅游試驗區、跨境旅游合作區,更是中國支持邊境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舉措,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中國2015年12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支持滿洲里、綏芬河、二連浩特、黑河、延邊、丹東、西雙版納、瑞麗、東興、崇左、阿勒泰等有條件的地區研究設立跨境旅游合作區。
“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試運營,意味著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探索沿邊地區跨境旅游合作,不僅對發展邊疆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對中國旅游業發展也有啟示意義和示范作用。
越南高平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旅游中心顧問潘態強認為,合作區成功試運營對推進越南與中國睦鄰友好、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未來隨著兩國合作的深入,旅游安排能進一步擴大和優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苗慶旺表示,以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試運營為重要契機,廣西將積極發展跨境旅游合作,深入推進文旅業高質量發展,助推中越邊境經貿合作、文化旅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