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由此可見天津曾是非常繁忙的水陸碼頭。“我們眼前的這座大光明橋因旁邊的大光明電影院而得名。”10月19日,在河東區工作人員的介紹下,“橋”見中國網絡主題宣傳媒體團從大光明橋開啟了河東區的“橋”之旅。
大光明橋始建于1983年,2008年,橋體橋面完成了改造,加固了主體結構,提高了通行能力,在景觀設計上著重體現歐式古典風格和“光明”這一主題。設計者在橋頭新建了以“日、月、星、辰”為題的4個歐式橋頭堡,雕塑“日”象征如日中天,也是生命的源泉;“月”寓意唯美、家好月圓;“星”寓意善良、正直、明朗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辰”代表愛、美、理解與公平。
“每到晚上,暖黃色的燈光亮起,襯托得這座橋神秘、壯麗、美輪美奐。”河東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場管理科科長孫曉鳳介紹,當人們走在橋上,身邊經過這四個橋頭堡,象征著人們從光明到黑暗,再從黑暗走向光明的心路歷程,使每一個路過大光明橋并通達彼岸的人,都能夠在行色匆匆中有所感悟。
背對大光明影院,走在樓梯上,逆光拍攝,風格隨意自然,大光明橋、人物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大光明橋橋下,正對馬匹雕塑的突出轉角處。人站在轉角處,可以同時拍攝到大光明橋全身、馬到成功雕塑和人物,細節豐富,成片十分漂亮。記者看到,橋洞里有很多歐式風格的柱子,拉近距離拍,很有羅馬柱的感覺。橋上的人行道上拍照,既能排到橋上的雕塑、金色裝飾,還能看到海河和周圍的高樓大廈,城市citywalk氣息拉滿。
360°打卡無死角。“這不就是塞納河嘛!”身旁,操著一口天津話的市民邊用手機拍攝,邊和朋友稱贊著美輪美奐的大光明橋。
河東區從天津站的解放橋開始共有11座,跨海河橋梁與和平區、河西區相連。“天津的海河夜景非常美,這些各種樣式的橋梁巨大且充滿設計感,再搭配多彩的燈光,給人以很強的視覺沖擊,希望大家可以晚上到橋邊走走看看。”孫曉鳳說。
順著孫曉鳳的指引,沿著大光明橋一路走到河東區十一經路。“左手邊的這個街區是我們今年新開街運營的俄歐風情街。”孫曉鳳介紹,俄歐風情街坐落于近代天津原俄租界區域,毗鄰原俄國領事館舊址。建筑設計融合了俄式元素與大都會風格,三段式建筑設計以及俄式尖頂為項目打上顯著標簽。非常精美的古銅鏤空套娃廣場、俄音樂藝術雕塑及俄歷史人物星光大道、國際象棋棋盤場景,充滿俄式風情的建筑完美展現了天津這座文藝復興城市的浪漫氣息。
乘車沿海河東路游覽,嘉里匯是天津市地標建筑之一“天津嘉里中心”重要商業業態部分,是一個集邂逅驚喜、娛樂休閑、親子歡愉、品嘗美食和購物時尚的購物中心。旁邊的渤海銀行總部,是建國以來首個總部設立于天津的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天津解放橋又稱萬國橋,俗稱法國橋、法俄橋,是目前海河跨橋中僅剩的三座可開啟的橋之一,是一座全鋼結構可開啟的橋梁,是天津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
赤峰橋是海河上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座橋,是天津海河橋梁史上的偉大神氣杰作,被稱為“海河之舟”、“天津之舟”。
保定橋最引人注目的是西岸橋頭的“風帆”形主塔,它寓意國際港口大都市——天津正乘風破浪、日益繁榮。
金阜橋采用輕型非對稱結構,兩側人行橋與主橋一同構成一個三維立體結構,遠遠望去猶如橫跨海河的”時空隧道”。
“2022年底開業運營的天津金茂匯所在地曾經是天津的紫禁城—乾隆柳墅行宮,這里曾是中國第一所陸軍學堂--北洋武備學堂的舊址,這里還是原天津第一熱電廠的工業遺存的歷史見證。”孫曉鳳說,“它是在原天津第一熱電廠的基礎上堅持‘修舊如舊’的理念,盡可能保留老建筑的原始結構美學,通過對廠房紅色磚墻的復原、頂部桁架的加固以及原有煤斗群落的修復,重新為工業遺跡注入生命力。河邊正在建造金茂碼頭,預計今年年底完成施工。”
說到天津,不得不提“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衛”。“大直沽自元代具有完整生活聚落特點的‘直沽寨’出現,距今已有八百年歷史。”孫曉鳳介紹,大直沽因海而生,衍生、容納了漕運文化、媽祖文化、廟祠文化、酒文化至近代之洋務文化、體育文化、工業文化、音樂文化等多種文化形態,形成了不同歷史年代的人民在大直沽地區繁衍生息、求富圖強的文化脈絡和人文精髓。大直沽中路上有一座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是天津市第一座考古遺址博物館,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媽祖文化遺址博物館。
“眼前的劉莊橋始建于1959年,是開啟式木結構浮橋,由8只木船編組而成,連通河東、河西兩區,因該址原為劉莊渡口。1976年改建為開啟式鋼絲網水泥船浮橋,由六只鋼絲網水泥船,上托鋼梁和木橋面組成,可開啟通航。”孫曉鳳介紹,“在2004年9月又進行了一次改造,就是咱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劉莊橋這個位置是海河冬天觀海鷗的絕佳位置。”
除此之外,河東區還有光華橋、國泰橋、富民橋、海津大橋、柳林橋、吉兆橋……一座座橋梁各具特色,各有故事。天津是一座讓人感到放松和舒適的城市,期待更多朋友常來天津轉轉。(津云新聞記者趙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