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注意!紅色警報!3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這是一份關于地球的“體檢報告”,它顯示:2023年,是地球有氣候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最近10年,也是地球最暖的10年。
我們的地球“發燒”了!而且“發燒”還會持續——世界氣象組織已向全球發出紅色警報,2024年地球極有可能更熱。
1
距“危險值”只差0.05℃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份“體檢報告”。2023年,是過去173年來最熱的年份,全球近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1850年-1900年平均值)水平高了1.45℃,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地表溫度等多項氣候變化指標創下新紀錄。
1.45℃,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2016年,我們人類為了保護地球,共同簽署了《巴黎協定》,并定下了“努力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以內”的目標。如今,距離這個“危險值”,只差0.05℃了。
地球正在變暖!2023年,我國平均氣溫10.7℃,為1951年以來最高。再把區域范圍縮小一點,四川在2023年的平均氣溫達到了16.1℃,打破了2022年創下的15.9℃的紀錄,創1961年以來歷史新高。
地球正在變暖,這并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情。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每個10年的氣溫都高于前一個10年。1961年至2023年間,四川省年平均氣溫每10年就會增加0.19℃。
2冬天變得暖和不好嗎?
地球“發燒”了,那冬天是不是就暖和了?我們在冬天是不是好過一些呢?
全球變暖,不只是“氣溫升高”這么簡單。“發燒”太難受了,地球也會有脾氣。
2023年,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雨林竟然出現了百年罕見的干旱;美國夏威夷野火吞沒了整個度假城鎮;超長待機的臺風“海葵”給我國廣東省帶來了罕見極端強降水;地中海颶風“丹尼爾”帶來的極端降雨引發了洪水,希臘、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利比亞等國都受到影響……
是不是覺得地球變得有些“暴躁”?這都是發燒引發的“癥狀”。
而且,全球變暖,并不意味著冬天更暖和,有時可能冬天會變得更冷。這是因為,明顯增溫的北極,難以“鎖”住寒潮,于是,寒潮更容易跑出來撒歡。前不久湖北出現的“史上少有”的凍雨,就是超強寒潮惹的禍。
同學們肯定都知道“瑞雪兆豐年”,這里的“瑞雪”有三個作用:為土地蓋上一條棉被,保持土壤溫度;為農作物補充水分;凍死害蟲。所以,冬天太暖和,容易導致病蟲害增多。
3
怎么給地球“退燒”?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它,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那么,我們能為它做點什么呢?
其實,只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就好,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第一,有意識地節約能源,比如隨手關燈、關電器,夏天空調溫度設置別太低、冬天空調溫度別調得太高,綠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節約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滴水,積少成多,都能貢獻一份力量。
第二,選擇綠色生活方式,低碳出行,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選擇節能環保產品。
第三,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自覺做到垃圾分類,積極參與廢舊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