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九百多年前的
“摩天大樓”
不知名的工匠用兩萬多個構件
建成了這座
世上現存最大的純木結構塔
它就是應縣木塔
△世界上現存最大純木結構塔
它以67米的身高
佇立在晉北平原之上
千百年來
木塔早已成為無數飛鳥的家
古代工匠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
讓它可以挺立千年?
一座斗拱博物館
據統計
在木塔上有多達75種斗拱
在摩擦力和重力
共同作用下
形成堅固又富有彈性的結構
如同給整座木塔
安裝了“減震裝置”
讓木塔一次又一次
在地震大風中安然無恙
創造性的結構突破
木塔從外邊看
只有五層
但其實在它的內部
還另藏玄機
△大量“斜撐”形成三角形穩定結構
在每兩個明層之間
夾著一個暗層
暗層中布滿斜撐
這讓木塔如同竹子一樣
被一圈圈的竹節箍了起來
更加穩定
在全世界樓閣式木塔中
應縣木塔
創造性運用了
復合筒式結構
使木塔可以供人們登臨
很多當代建筑
仍然使用這樣的結構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采用的就是“復合筒式結構”
一座自帶“彈幕”的建筑
△應縣木塔周身牌匾
如果你站在應縣木塔下邊
首先看到的是
來自古人的一條條“彈幕”
△應縣木塔周身牌匾
在應縣木塔建成至今
九百多年間
有54條“彈幕”
圍繞木塔
幾乎都是人們對它的贊美
△應縣木塔周身牌匾
又到了立秋時分
飛鳥們即將離開木塔
向南遷徙
第二年清明時節
又會如約而至
△應縣木塔周圍盤旋的鳥兒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
我們再次回望木塔
見證著這場
飛鳥和木塔的千年之約
同時也看到了
中國古代木構建筑
發展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