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立園
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陳立東攝(人民視覺)
產業立園
河南臨潁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膨化車間小麥半干胚生產線。
羅改麗攝(人民視覺)
科技興園
浙江瑞安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的水培蔬菜。
王鵬洲攝(人民視覺)
科技興園
北京通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育種實驗室。
崔溫奇攝(人民視覺)
綠色強園
上海崇明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漁光互補”生態養殖。
張志豪攝(人民視覺)
綠色強園
福建漳平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烏龍茶生態種植基地。
黃振明攝(人民視覺)
品牌富園
四川蒲江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農戶直播銷售柑橘。
任質彬攝(人民視覺)
品牌富園
江蘇東臺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東臺西瓜。
張笑影攝(人民視覺)
機制活園
天津寧河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產村融合模式。
任紹輝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培育和推廣良種、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建設好現代農業產業園。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以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科技、資金、信息等生產要素,形成建設水平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中央一號文件連續8年作出部署。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準建設3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地方建設8000多個省市縣產業園,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堅持產業立園,打造產業振興高地。聚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適當兼顧帶農效果明顯的優勢特色農產品和脫貧地區幫扶產業,培育了一批產業集中度高、加工鏈條完整、質量效益好的主導產業。截至去年底,已建成81個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園。
堅持科技興園,推進科技集成創新。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發推廣應用體系,與1800多家省級以上科研院校建立產業技術研發平臺,集成推廣一批新技術新工藝,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區域領先。
堅持綠色強園,加快農業綠色轉型。集約利用農業資源,持續改善產地環境,推廣應用先進綠色技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超過80%,化肥農藥施用量連年下降。綠色產品供給明顯增加,建設一批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累計認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超1.1萬個。
堅持品牌富園,創響園區知名品牌。挖掘區域特點、民族特色、鄉土特征,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目前,已培育遼寧東港草莓等105個口碑好、質量過硬的知名區域公用品牌,盱眙龍蝦、正陽花生、涪陵榨菜等品牌價值超100億元。
堅持機制活園,探索聯農帶農模式。各地積極推行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合作模式,產業園超70%的農戶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利益聯結關系,園內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萬元。
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從做強產業、科技創新、綠色轉型、培育品牌、健全機制發力,一批優勢特色明顯、產業鏈條健全、資源要素集聚、聯農帶農緊密的產業園,將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本報記者 常 欽)
本期統籌:殷新宇 蔣雪婕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2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