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世界運動會正在成都舉行。這場聚焦非奧項目的頂級綜合性賽事,以獨特的方式打破了體育與大眾之間的壁壘,讓更多人感受到體育的魅力,為當地群眾體育發展注入新活力。
荷球的團隊協作、棍網球的激烈對抗、跑酷的勇往直前、滑水的風馳電掣……在成都世運會的舞臺上,以往小眾的運動通過世界各地頂尖運動員的精彩展示,呈現在大眾視野中。
在家門口舉辦世運會,也讓眾多成都市民走出家門、走進賽場。浮士德球比賽在天府公園舉行,決賽當日盡管天氣炎熱,但依然無法阻擋群眾的觀賽熱情?!拔壹揖驮诟浇@次買到了決賽門票。我是第一次看這項比賽,特別新奇!”鄧先生告訴記者。
成都世運會踐行節儉辦賽理念,場館建設堅持“能改不建”,27個競賽場館均為改建或者臨建,很多更是設在校園、公園內。在滿足賽事要求的前提下,設備設施堅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采用租借(利舊)與采購相結合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器材購置成本。
綠色辦賽的理念也讓體育場館成為大眾的運動家園。據悉,世運會賽后各場館將統籌研究利用,有序向社會開放,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實現“運動自由”。所有采購的競賽器材都將統籌用于競技項目訓練、青少年人才培養、全民健身開展和專業賽事籌辦等,服務和推動體育事業發展。
同時,成都世運會還催生了城市體育生態的全面升級。130個“世運空間”遍布成都社區街角,新建改造77個體育公園、407個社區運動角、830處天府綠道新空間,讓市民參加體育鍛煉更加便捷。
以龍泉驛賽區為例,該區借力世運會東風,落戶了U18世界女子水球錦標賽、全國游泳錦標賽等一系列高能級賽事,并積極推進世運項目進社區、進學校、進商圈,策劃推出“跟著賽事去旅行”活動,讓群眾感受世運氛圍、參與世運運動、享受世運成果。
據了解,在世運會籌辦期間,四川省先后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僅2024年就舉辦了1.1萬場次,帶動超過4000萬人次參與。同時借助舉辦世運會的契機,加大“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力度,利用城市“金邊銀角”打造家門口的運動空間,數據顯示,2024年四川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比2022年提升27%。
運動無限,氣象萬千。成都世運會不僅讓大眾了解、認識多元的運動項目,更通過場地供給、活動組織等舉措,降低了群眾參與體育的門檻,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