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背包叫民情背包,每次下鄉走訪都要背上,感覺不僅背包厚實了,自己與村民的關系也融洽了。”過風樓鎮包村干部胡平對記者說。在他的背包里,有一本“民情日記”,記著一件件與村民交談過程中需要當下解決的問題:村里的污水治理項目正在抓緊攻堅;村部建設項目正在抓緊施工;幾戶五保戶的生活需要有人關心;幾戶農民低保有些問題;水毀堤壩要抓緊催工……
今年4月,商南縣過風樓鎮對全鎮干部發放“民情背包”,包村干部背包入村,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深入貫徹落實鎮(辦)“五項制度”、村級“五個規范”,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過風樓鎮率先在全鎮組織開展了“配發民情背包、爭當全能干部”活動,讓鄉鎮干部背起“民情包”,下村子訪農戶,主動上門送政策、送服務,離開“案頭”、走向“田頭”、熟悉“戶頭(農戶)”,真正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把民情支渠開通到村組、到農戶。目前,過風樓鎮近百名干部全部背上了“標配”背包:一個印有民事代辦字樣的背包、一本民情日記、一疊信訪登記冊、一支雙色筆以及民事代辦相關材料。由“背包政務”到“背包干部”,過風樓鎮農村基層干部工作作風正悄然轉變……
“背好民情背包,做群眾貼心人”正成為過風樓鎮領導干部及村干部的共識。有著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過風樓鎮領導干部張國祥翻著他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說:“做群眾工作最怕他們‘一聲不吭’,群眾認為你不能為他解決事情,就沒法認可你。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也很直接,只有和他們真誠交心,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農村工作才能開展得更順利。”不僅是張國祥,長期從事農村工作的“老基層”們都深有體會:走村入戶,向群眾表明來意,卸下他們的思想負擔,才能讓群眾明白黨員干部是來做什么的,能為他們做什么。
活動一:強學習 開展全科業務培訓
開展干部例會活動,學當“百曉生”。鎮上堅持周一、周五干部例會制,以分管領導、值班領導、業務干部輪流授課為載體,學習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法律知識,適時邀請縣講師團老師做相關專題輔導,讓鎮村干部對農村政策“一口清”,爭當“多面手”、“百曉生”,對老百姓提出的各種問題,做到“問不倒”。
開展師生結對活動,甘當“小學生”。組織“拜師會”,聘請農村經驗豐富的老同志擔任老師,與年輕干部開展師徒結對傳幫帶,老干部傳授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學習延安和“三苦”精神,進一步傳承發揚老干部的優良作風。
開展工作交流活動,爭當“研究生”。鎮屬單位、各村每月開展一次工作交流會,研究工作思路、工作情況、存在的困難、下步打算,整合干部力量,著力解決農村突出疑難問題,切實提高干部服務效能。每名科級干部每季度至少撰寫一篇對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調研文章,每名干部每周至少寫一篇有深度的民情日記,每周五開展一次民情講堂活動,努力打造“學者型”干部。
活動二:優服務 民事代辦進農戶
“背包服務”走萬家。通過開展“背包服務”活動,迫使鎮村干部離開“案頭”,走向“田頭”,熟悉“戶頭”,結合“雙包雙促”活動深入群眾,主動上門走訪,對村里所有農戶至少走訪一遍,做到“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全面了解掌握村情民意,提人知情,提情知人,真正做到“叫得出人,說得上話,進得了門,辦得上事”。
“民情日記”記萬家。鎮村干部下鄉帶上“民情日記”,通過上門走訪及時記錄村級基本情況和困難戶、問題戶、專業戶、重點戶戶情,及時收集扶貧救助、致富信息、社會治安、意見建議等方面內容,真正做到“進萬家門、記萬家事、操萬家心、解萬家優”。
“民情熱線”通萬家。鎮上開通了服務熱線6161777,對外公布電話號碼,由專人負責接聽,方便群眾表達意見、反映訴求,為群眾提供服務咨詢,對有需要的群眾及時進行救助和幫助。收集整理鎮各職能站所服務電話,下發到農戶家中,方便群眾辦事。
活動三:重獎懲 開展積分考評活動
開展知識競賽。將中、省、市、縣黨建知識要點匯編成冊,各服務窗口單位將涉農惠農政策印制成宣傳單,7月份組織鎮村干部開展集中測試,檢驗鎮村干部對黨建知識、涉農政策法規、便民服務流程等服務群眾工作的熟知程度。
開展民情比武。通過一般干部周一民情日記展評,周五民情講堂,科級干部季度調研報告分析等方式開展民情大比武,充分展示干部的工作實情和文字功底,讓那些碌碌無為的干部紅紅臉,出出汗。
開展實地抽查。鎮紀委不定時在全鎮農戶中隨機抽取若干戶,通過“帶得上門、認得了人、叫得出名”實地考核,檢測鎮村干部對村情民意的熟悉度。
“放牛的有牛鞭,教書的有教鞭,我們當干部的下鄉不能兩個胳膊抬張嘴,群眾的意見建議我們得記下來,群眾需要我們辦的事那是我們的職責。用民情背包的方式給群眾辦好事,讓群眾好辦事,才能真正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才能拉近干群關系,”過風樓鎮黨委書記王泉如是說。
目前,該鎮干部已走訪農戶8947戶,占85%(農戶總數10526戶),記民情日記855篇,為民辦事272件,收集群眾意見建議63條,召開民情研判會5場次。做到聯系村情清、重點戶頭清、急難問題清。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自開展“配發民情背包、爭當全能干部”活動以來,民情背包出現在過風樓鎮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干部上門主動服務群眾,群眾拍手齊聲叫好,上演了一出出干群融洽的生動畫面。( 趙曉東 張國祥 柯鑫 崔海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