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景村鎮齊坡小學教師張根讓,堅持每周為殘疾兒童董毅送教上門三次,把知識送到孩子的心田,把愛心奉獻給殘疾兒童教育事業。
2013年9月25日,張根讓和校長參加了洛南縣全納教育培訓,了解到全納教育活動的主要任務。之后,齊坡小學制定了全納教育實施計劃、送教上門服務安排,根據殘疾兒童具體情況,組建了紅領巾幫扶小組。張根讓主動請纓,請求負責重度殘疾兒童董毅的送教上門工作,幫助董毅學習知識,并進行簡單康復訓練。
今年已經14歲的董毅,家住齊坡村九組,距學校3公里,全家6口人,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姐姐在讀高中。董毅在四五歲時,由于患了一場大病,父母先后帶他到上海、北京兒童醫院治療,卻得到的是一張絕望的診斷證明:后天性肢體殘疾。為了籌集孩子治病的錢,父母外出打工,董毅多數時間跟在爺爺奶奶身邊,在床上度過。因身體殘疾,行動不便,到了上學年齡,卻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10月的一天下午,張根讓和“紅領巾”幫扶小組一行6人第一次來到董毅家里,為董毅送來了書包、學習用品和各種讀物,有的同學還帶來了小制作、小食品、玩具以及水果。
“剛開始時,董毅躲在床角,面向墻壁,不肯見我們。”張根讓說,后來,讓同去的小組同學,有的拿小禮物讓董毅看,有的拿玩具反復比劃,有的拿小食品讓他嘗,并告訴這些都是送給他的。董毅這才勉強轉過身與老師同學會面,慢慢地與他們熟悉了起來,拿起書包,翻開圖書,漸漸地開始著迷,臨走時,董毅還拉著同學們的手不愿放開。
回到學校后,張根讓根據了解到的情況,確定每周一和第一小組同學開展送教,主教拼音、漢字;周三由第二小組同學送教,主教認數、數數;周五由第三小組同學幫教,主教唱歌、畫畫,周周如此循環,從不間斷。
記得又一次到了送教的日子,天卻下起了大雪,十分寒冷,張根讓和同學們卻不畏嚴寒,冒著大雪,步行1個多小時,來到了董毅的家門口,老遠就聽見董毅在嚷鬧,焦急地等待張根讓他們的到來。見到張根讓和同學們,董毅高興極了,投來希望的目光。董毅的爺爺說,董毅等了1個小時,他勸說好幾次,說下大雪了,老師們可能來不了了,可董毅卻堅持要等,正是孩子的一絲絲期盼,讓張根讓感到了充實和溫暖,也給了他無窮的動力。
兩年來,張根讓和同學們的幫教活動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對于每次的教識字、畫畫、數數,他和同學們都經過精心準備,進行實物演示,現場表演。目前,董毅的進步可快了,能認20多個漢字,6個單韻母,數30個數,從1寫到20,還會做簡單的加法計算,學會了唱歌。
看到這些,張根讓感到十分欣慰。“有愛,就有希望,我希望殘疾兒童也能受到正常教育。”他表示今后將繼續加大殘疾兒童幫扶力度,盡可能使其成為社會有用之人,使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馮江慧 李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