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楓葉紅。大秦嶺最美是商洛,商洛最美看商南。自從2014年西洽會上簽約,同年,《陜西商南文碧峰景區總體規劃(修編)終審評議》獲得通過。商南文碧峰生態文化景區這個具有創新性的文化形態的旅游項目,吹響了蓄勢待發的前奏。青山文碧峰,一片沉寂多年的生態大美之地,在大旅游時代的契機中,以絕美的身姿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熠熠生輝,華麗亮相。
驚夢秦楚一片“寶地”的蘇醒
文碧峰,對很多讀者而言,這個名字或許還有些陌生。但在商南人眼中,這卻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名字。作為商南縣第三高山,以山色蒼秀、四季常翠、周年綠色不改而得名。“文筆疊翠”正是歷史上有名的“商南八景”之一。
除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美景,走進文碧峰的歷史,同樣厚重深刻,奪目生輝。文碧峰,古為商于達荊襄通衢之咽喉,是關中四關之一“武關”外的重要隘口,臨秦楚古道第一驛站陽城驛,境內歷史遺跡眾多,秦風楚韻厚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與民俗。北宋理學大儒邵雍在此首創“青山書院”,釋道養生八年,開一時文化盛況。清乾隆年間,在舊址的基礎上恢復商南縣官學之“青山書院”,為商南教育事業的發源地。景區內金紅石、水晶礦儲量豐富,有亞洲“水晶之鄉”美譽之稱,青山茶葉、香菇是珍貴的高山生態產品,年年出口東南亞,在市場上享有盛譽。
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資源,文碧峰的開發備受社會關注,項目不僅是省政府重點項目商于古道文化帶上重要節點項目,同時是商南縣丹江旅游發展帶——丹江畫廊谷上的核心節點。為此,商南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由縣級領導任組長的景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鎮上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的景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組建了以分管副鎮長為主任的協調辦公室,縣國土、旅游、發改、環保、文廣、電信等部門立足部門職責,全力配合、積極服務于景區開發建設,確保項目順利進展。
至此,一片沉睡已久的“寶地”開始蘇醒,商南青山文碧峰全新的一頁由此展開。

橫空出世一個“新城”的崛起
服務陜西旅游大戰略,改變商洛市旅游市場格局。對商南文碧峰景區建設而言,不僅是將為游客打造出一個有特色有內涵的旅游目的地,更主要的是依托重點文化旅游景區的打造發展和豐富商南精品文化旅游產品戰略思想。
正因為如此,從文碧峰景區的總體規劃初始,依托厚重的生態文化資源,文碧峰景區緊緊圍繞邵雍的歷史文化名人資源和效應重點表現四大板塊;恢復青山書院,打造易學祖庭地和現代人的精神家園。其次;深入挖掘聞名全國的“水晶之鄉”資源特色,讓水晶的美好和出游的快樂發生化學反應,建設以“純潔水晶,愛戀天堂”為主題定位的娘娘古廟。水晶谷景區,打造秦嶺深處的浪漫愛情圣地,祈福家園。第三大板塊圍繞文碧峰207基地曾是軍事基地的資源展開;打造軍事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軍事游形態產品,在1065米的高山之巔,打造云海度假觀景平臺,讓游客可以朝看日出,夜觀星空。同時,在景區內打造一個現代農業和文化創意濕地公園區,讓青山鎮土生土長的香菇、茶葉、中藥、蘭花等綠色產品能夠原生態地呈現在游客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