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薇)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于9月16日在廣西南寧拉開序幕。這次博覽會的主題是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本屆博覽會的主題國,新加坡政府對此次博覽會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顯示其將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出席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主題演講,巡視展館,與中國企業CEO舉行圓桌對話會。圍繞“深化中新經貿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主題,李顯龍總理與中國企業家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此外,新加坡還舉行了新加坡國家推介會、中國—新加坡企業家交流會、中國—新加坡經貿理事會成立儀式、中國貿促會—大華銀行促進企業海外投資聯盟之夜、中國—新加坡經濟走廊城市市長圓桌會議、中國(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智庫論壇等。’
李顯龍認為,這次博覽會讓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政府與工商界進行了有效的溝通,也迎來了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鉆石十年元年,中國已成為重要的對外投資者,因此雙方應該探索更多的合作機會。他說,
“大家可以看到,中國的貿易和投資環境越來越友好。中國已提出的‘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這都給我們的貿易和投資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中國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對外投資者。”
李顯龍說,目前已經有5200多家中國公司在新加坡開展業務。新加坡可以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
“新加坡為什么可以成為中國公司‘走出去’的一個重要平臺?首先,東盟的潛力很大,東盟有6億多人口,東盟各國的GDP加在一起可以說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第二,在我們東盟內部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平臺。我們和23個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所以可以通過新加坡拓展中國公司的國際業務。新加坡已經有了人民幣清算業務,之后,新加坡公司可以直接用人民幣來結算,這大大促進了新加坡人民幣服務業務的拓展。第三,新加坡是一個亞洲社會,雖然我們講英文,但我們擁有的是亞洲文化,是溝通中國和東盟的重要橋梁。”
新加坡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今年3月,新加坡已超越倫敦,重新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僅次于香港。新加坡所依托的是東盟大市場和中國東與盟貿易額的不斷增加。中國東盟貿易額去年已達到4436.1億美元。新加坡可以在中國與東盟的金融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李顯龍說,
“中國工商銀行已經在新加坡設立了清算行,我們很高興中國政府做出這樣的安排,允許相關的公司比如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的這些企業可以在國外籌集人民幣資金。現在中國有許多地方都意識到天津以及蘇州所取得的成就。所以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可以允許其他省市地區在國外籌集人民幣資金,我們也希望新加坡可以成為他們的選擇。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
繁忙的新加坡港每年有超過12萬艘船只進出,往來于全球120個國家的600多個港口。新加坡港因此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樞紐港口之一。新方希望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不僅要提供碼頭、航空類硬件服務,更要加強在金融、通信等軟件領域的服務。新加坡不僅是地區航空、海運、物流乃至金融樞紐,新加坡還是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大宗貨品交易中心。新方認為,新加坡可以在中國提出的“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中將會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