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記者從在成都市大邑魚香貢米基地召開的大致然科技食品安全源戰略布局研討會上獲悉,以構建“食品安全源”為宗旨的國內首家涵蓋了農林漁牧及天然消殺的綠色生態產業鏈分享平臺大致然科技,在該基地種植的魚蝦稻共生綠色生態水稻首次收割并向省內外媒體展示。
在大邑西嶺雪山外,成片的水稻田綿延成片,秋風中如波次第望不到頭,白鷺、野鴨、麻雀嬉戲與追逐。記者看到,在水稻田間,三五成組的工人撐著竹筏,穿行其間,或簍蟹打魚,或割稻收稻,眼在稻田里飛,指在稻田上飄。霎時間,竹筏箱簍中滿了溢了……
這景象正是成都城外,首個倡導“千年原生-稻法自然”的田園綜合體——四川綠翠健康養生源,而為這里提供生態種植技術支持與布局的正是大致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基地的“長生一品”水稻實現首次收割,引專家與學者廣泛關注。
“我們專注于田園綜合體立體開發模式研發10余年,主要從事綠色生態農產品種植、養殖,現代農業生態觀光及田園康養綜合開發經營,使農業立體種養、都市田園生態旅游、醫養教產業化及共享旅居房產大融合的東方伊甸園夢想成真。”四川綠翠生態環境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健介紹,成都基地規劃占地16000畝,我們將利用千年原生稻種培育的多年稻,采用雪山河水灌溉,魚蝦稻共生的種植方式生態水稻。
據該基地相關專家介紹,與普通水稻不同,“長生一品”水稻在種植的過程中通過使用大致然科技的自有知識產權的納米碳能肥和生物降解產品,以及航天育種育苗的量子農業技術,最新的生物誘導技術,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大致然生物科技綜合治理技術體系阻隔了水、土中重金屬及有害物的侵蝕,這樣的大米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大邑魚香貢米。
在當天基地召開的大致然科技食品安全源戰略布局研討會上,來自中央及省、成都市的媒體記者與省市農業專家舉行了食品安全交流。“食品安全,已然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現場專家認為,當前食品安全問題面臨諸多考驗,而有關大米的問題,則更多出現于重金屬超標。涵蓋生態農業、城市園林、淡水漁業、畜禽牧業、天然消殺五大產業矩陣的大致然科技介入大邑的四川翠綠基地,對改善中國食品市場環境,堅定與消費者同行有重要意義。
大致然科技總經理錢迷表示,他們將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和食品安全戰略部署作為公司戰略取向,以生物制品和物理科技替代化學藥物在農、林、漁、牧、天然消殺等領域的使用,最大地減少化學藥品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和人類自身的危害,并著力建立起完整的一站式標準化服務管理體系,以此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積極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促進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公司實施“123+5”戰略工程,共同分享資源體系、綠色健康、合作機制,最終實現生態發展、平臺引領、科技支撐、創新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