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8日,金融時報上刊發了一篇關于《互聯網金融生態優化研究》的書評,稱該書的出版是“功在當下,利在春秋”。《互聯網金融生態優化研究》是由互聯網金融專家、江蘇強業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雷主編,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書中收錄了互聯網金融大生態有獎征文大賽中的經典作品,內容涉及互聯網金融生態現狀、生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大數據的風控以及維護、行業監管、征信建設等多個方面,占據全局化視角的高臺并具有專業性、創新性、可實踐性等特點。
據悉,《互聯網金融生態優化研究》這本書,是在應用生態足跡法測算互聯網金融總體、互聯網金融7個新業態的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數據支撐下,由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課題組牽頭組織,孟雷先生對全書的結構、內容進行統纂把關,在全國各地眾多專家學者、業界資深從業者的共同參與下完成的。
該書涉及互聯網金融生態研究的多個方面。在互聯網金融生態現狀的分析上,不僅從經濟、技術、風險三者結合的視角探討了民間理財逐步向線上轉化進程中的困難與風險,還對互聯網金融中出現的個體趨同化和差異化競爭的動態數值建立數據模型,為以后的生態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礎。在建立生態評價指標體系與大數據的有機結合上,則采用多種權威數據分析法,借助熵值法和模糊數學法分析影響因素,以及采用AHP法與綜合模糊分析法來評估風險。關于互聯網監管方面的思考,提出了監管“先統一合規,后細分領域”的核心思想,并認為應逐步建立完善的大數據風控體以及維護工作,回歸提升行業安全性的初衷。
該書的作者孟雷,不僅是一家進入P2P百強排名的網貸平臺——互融寶的創始人,也是一名資深的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對于互聯網金融生態優化的研究,他并沒有只局限于自身,而是聽取多方的聲音、立足行業發展,放眼互金生態全局。孟雷表示:“互聯網金融是個生態圈,只有嚴格遵循資產端、資金端、互聯網端和支撐端構建體系的互聯網金融才能健康長久發展。互聯網金融各項業務要形成一個閉環,形成一個生態圈,基于生態圈的互聯網金融將更有生命力。互金行業的逐步合規也表明了生態圈的逐漸形成,但其內部依然存在著諸多不安定的因素,互聯網金融應逐步重視對生態的優化,將不利的因素逐步剔除,為互金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互聯網金融生態優化研究》的出版,從互聯網金融的各個領域分析了行業生態目前存在的問題,具有龐大的數據庫支撐,采用專業的數據分析方法為互聯網金融生態優化體系建立了大大小小、各個方面的模型,提出了行業優化、創新的迫切性。該書在收錄文章的過程中,不僅引發了各界人士對互金生態優化研究的關注,而且對豐富互聯網金融生態主體、強化互聯網生態系統調節機制、推動金融科技的創新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