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科技的興起,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線上快捷支付,購物變得省時省力;網貸平臺則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借貸門檻高、材料眾多、手續繁瑣、來回奔波的境況;很多需本人攜身份證去辦理的流程也通過手持身份證照片自動識別。互聯網金融改變生活的同時,“金融科技”一詞也隨之引進。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自稱金融科技公司,那么,他們真的夠格嗎?我們又如何辨別真正的金融科技呢?
“金融科技”這一名詞是舶來品,業內簡稱“FinTech”,是Financial (金融)Technology(科技)的縮寫。字面上好像很容易理解,但金融科技并不是前沿科學技術與金融業務的簡單疊加結合,大熱的互聯網金融也不等同于金融科技。所以,要分辨出什么是金融科技,首先要把握其基本特征。
以技術見長,落地在金融服務本質
區別于我們印象中的金融,多了“科技”一詞。但是這里的“科技”,并不是簡單的一些電子系統或者辦公軟件,而是利用技術去做金融核心的業務,比如大數據征信、風控、交易、云計算等。技術服務最終不應脫離金融的本質——管控風險、匹配資產。以P2P平臺舉例,不是能夠實現線上申請功能、做了APP就叫做fintech公司,而是擁有技術、系統能夠分析數據并自行進行管控。也不是簡單的挪用算法或者系統,而是以不斷地優化服務為目的。
高效率、高創新、高發展
金融技術將給社會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比如重復性的工作可由機器替代,精細化運營降低了成本;比如大數據(市場數據、用戶數據等等)給我們將帶來更多審視業務的維度,精準有效的觸達客戶渠道,讓普惠越來越成為可能。互融寶創始人孟雷稱:“數字化的社會,數以億計的用戶數據不斷的疊加、更新,唯有利用技術不斷分析調整,甚至是顛覆以往的理念進行創新,處理才會愈加高效。顯然,金融科技公司比互聯網金融公司更需要創新。將各種前沿技術與理念拿到金融領域去試驗、試錯,快速迭代產品,在個體快速革新提升的同時,高效地推進了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
具有更易合規性
通過技術創新滿足合規要求,便利監管從而降低法律合規與風險管理的成本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一大優勢。舉個簡單的例子,互融寶在成功實現銀行存管前,花費了大量的技術力量,最終實現了與銀行系統的對接,達成了合規的必要條件。但很多技術支撐力量不足的平臺,沒有禁得住合規的洗刷,宣布退出了。這說明一個真正掌握金融科技的公司不僅有促進業務增長的技術優勢,還應有易于監管合規的技術優勢并且這種技術也能夠邊際遞減成本,從而構成自身健康、快速發展的原動力。
真正的金融科技,不應是互聯網金融“高、大、上”宣傳的美麗包裝,抑或是技術的簡單涉及,而應是尊重金融的本質規律,通過技術手段提高金融效率,降低金融服務門檻的代名詞。掌握了這些特征,我們也就能更加準確地識別真正的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