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日前對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發出通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黑龍江副省級干部付曉光因公款吃喝致陪酒人死亡一事被免職,并由副省級降為局級。
付曉光被降級之所以引人注目,既有陪酒人一死一傷的悲劇情節,也有因勾起很多人官場被迫飲酒的痛苦回憶。更關鍵的是,高級干部因此被降級,再加上被公開點名,此舉可謂點到了官場“逼酒風”的死穴。
適量、自由飲酒能使人心情暢快且有益健康。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公款吃喝中,能夠享受這種境界的人怕是不多?!邦I導想喝酒,部下必須陪”被一些干部視為比黨紀更“管用”的潛規則。付曉光過量飲酒案例中的一死一傷兩名陪酒干部,就是此潛規則的受害者。
酒后未必能吐真言,但是酒桌上的確能夠展示出領導干部的真實權力觀,能夠看出來這些干部的真實群眾觀。因為,他若真正關心和體貼群眾,首先會尊重身邊的群眾、自己的同事。如果為了體現自己的所謂“權威”,聽任甚至逼著身邊人員以健康為代價飲酒,他對群眾的關心和體貼只能是裝出來的。
中央頒布實施八項規定以來,公款吃喝等行為顯著收斂,但是也極易反彈。中紀委今年四次對違背中央八項規定的行為和人員進行通報,其中一大批案例涉及公款吃喝,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吃喝風之嚴重。根治公款浪費,最有力度的辦法是將此入罪;要給官場“逼酒風”降級,不妨研究如何將“逼酒”行為納入政紀處理之列。讓借“逼酒”耍威風的干部好好約束一下自己,把大批干部從痛苦的“逼酒風”中解脫出來,以更好的身體、心態和更多的時間、精力,干自己應當干的正經事。
(原載新華網 作者:鹿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