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今天發布的有關勞動合同法實施效果的報告表明,在865個援助案件中,勞動者因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而要求支付雙倍工資的共有94個案件,涉及271人,勝訴率超過90%。在勝訴的案件中,用人單位因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得不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
報告指出,二倍工資的懲罰性規定對用人單位有非常明顯的威懾作用。在勞動關系能夠證明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需要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不能向裁判機關提交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就需要承擔雙倍工資的責任。因此,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一方的勝訴率很高。通過增加違法成本的方式來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無疑是有效的。
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導作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企業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除了有逃避用工責任的現象,還有的是企業對法律的不了解、不重視,法律意識淡薄。
實際上,從2007年下半年勞動合同法一出臺,相關部門就開始積極履行職責,不斷加強宣傳及培訓的力度,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使這部法律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各地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和互聯網等媒體,深入宣傳法律的主要內容,重點宣傳模范執行法律的企業,樹立守法誠信、依法用工的先進典型,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引導企業自覺貫徹執行法律,進一步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依法用工的自覺性。同時,結合各類技能培訓和就業前引導性培訓,加強對勞動者勞動合同知識的培訓,增強其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勞動關系雙方特別是勞動者通過法定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以北京市勞動局為例,該局開展了以“簽合同、保工資、上保險”為主題的“勞動合同宣傳月”活動,加強了對企業特別是小型非公企業的宣傳和培訓力度。目前,全市各級人力社保部門組織現場咨詢活動1231場次,培訓各級人力社保干部、企業負責人和勞資干部35萬余人次,發放勞動合同法單行本、講義、折頁、畫刊等宣傳材料412萬余份。
北京張一元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力資源工作的張廣民經理已經參加了很多次宣武區勞動局組織的勞動合同法的培訓。記者在與其交談中發現,他對于勞動合同法非常熟悉。他們公司現在所屬的兩百多名員工全部都有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100%。公司還被評為北京市“和諧勞動關系單位”。
“下一步將以中小型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要對象,深入持久開展‘送法進企業’上門宣傳服務活動,增強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引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正確理解和運用法律,提高其遵守法律的自覺性。同時加強對用人單位勞動用工的指導,督促企業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加強執法提高合同的簽訂率
在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過程中,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大力發揮主動執法作用。2009年前三季度,全國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16.2萬戶,涉及勞動者6430.1萬人。通過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責令用人單位為748萬名勞動者補簽了勞動合同。
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同時表示,在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中發現,當前勞動合同法實施仍存在一些問題:建筑施工業、餐飲服務業、船舶運輸業、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等中小型非公企業,因用工靈活,工作季節性強,勞動者流動性大,一些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積極性不高,導致勞動合同簽訂率低。
實際上,針對農民工這一重點人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全國全面部署開展了以提高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為重點的“春暖行動”,并針對建筑、餐飲、服務等行業以及中小企業農民工流動性大、季節性強、工作時間彈性大的特點,分類制定并推廣使用簡易勞動合同文本,大力提高建筑、餐飲、居民服務等行業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同時,積極推進集體合同制度,實施“彩虹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