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最高人民法院切實回應群眾關切,通過建立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制度、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機制以及推進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建設等措施,專項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執行難問題。
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建立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制度。凡被納入“黑名單”的被執行人,都將受到信用懲戒,即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統一對外公布第一批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截至目前1045名被執行人懾于信用懲戒威力,配合執行法院履行義務。11月8日,中央文明辦有關領導到最高人民法院調研,認為該制度是加強我國誠信體系建設的“硬舉措”。
最高人民法院還全面推進法院與公安、國土、住建、金融、稅務、工商、證券等協助執行單位通過專線即“點對點”網絡聯動方式進行執行查控的機制建設。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已與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中心、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簽訂合作協議。與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簽訂了執行合作備忘錄,為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立體執行查控機制打下了堅實基礎。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又公布了《關于網絡查詢、凍結被執行人存款的規定》,為網絡執行查控機制建設和通過網絡強制執行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還大力開展執行指揮中心建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全面整合執行資源,大大提高執行效率,促進執行規范化科學化。在去年廣東、廣西兩個高級法院試點的基礎上,今年新增北京、上海、黑龍江、江蘇、山東等16個高級人民法院及4個中級人民法院作為試點單位。今年以來各地法院執結執行案件同比上升9.32%,其中執結涉黨政機關長期未執行積案1446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