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趙有良 樊利仁)“毛坪村有9里路沒有硬化,啥時能給硬化?“武關村農網改造半截子好多年了,啥時能完成?”“國家對邊遠山區有哪些扶貧項目和政策?”“跨村看病能不能報銷?我們鎮衛生院住院用藥價目不公開,結賬時一沓子說不清,請衛生局領導給個答復……”5月8日,丹鳳縣在鐵峪鋪鎮中心村廣場舉行的“群眾問政 陽光解惑——精準扶貧現場答疑”活動一開始,群眾就迫不及待地將一個個硬邦邦的問題撂給了臺上的頭頭腦腦。
丹鳳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實施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圍繞精準扶貧主題,把“問政”現場搬到群眾家門口,讓農業、林業、水務、扶貧、交通、電力、環保、民政、衛生等9個涉農單位的一把手,現場回答群眾提問,當面做出承諾。當天,丹鳳東片區鐵峪鋪、花瓶子、北趙川、武關4個鎮的1000多名群眾早早趕到了中心村。面對毛坪村群眾的提問,交通局局長王宏專承諾,只要村上的路基處理好,局里就組織施工解決。就趙川鎮梨園村大橋呈90度轉彎、交通事故頻發的問題,他答復“立即炸掉轉彎,由交通局出資一個月內把這個問題解決好。”面對武關村民姚福民農網改造的提問,電力局局長郭瑞鋒承諾:下午3點就到武關村現場勘測,保證年底施工到位。花瓶子鎮油房村郝海軍詢問扶貧政策,扶貧局局長謝華回復,今年將積極實施“雙包雙促、精準扶貧”,采取部門聯村,干部包村形式幫助群眾增收脫貧。鐵峪鋪鎮東川村群眾詢問,生產食用菌有何政策支持?林業局局長馬玉鋒答復,林業方面每年安排有5萬方的非商品材采伐指標,其中一半用于群眾建房、發展袋料產業,但是必須在自留山采伐,可向林業站申辦指標。
在扶貧問政的過程中,在武關和鐵峪鋪下鄉檢查工作的縣委書記程詩有也趕到了現場,有群眾就向他提問,如何確保貧困群眾真正脫貧致富。程書記從如何做好精準扶貧、雙包雙促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釋。粉園村的何王寶聽說程詩有今年要包扶他們村時,就請求書記包扶他家,程詩有誠懇地說:“能不能包不是我說了算,我要包村上最貧困的5戶群眾,村上確認后,我就當場結親包扶你們。”
近3個小時的現場問政,群眾共提出24個問題,臺下收集到群眾反映問題4個,電話反映問題1個,內容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于無法當即解決的,縣路線教育辦公室負責給群眾作出解釋。100名群眾代表舉牌對9名局長的承諾進行現場評價,最終交通局局長的滿意度最高,環保局局長最低,看得出他出的汗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