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著旅游人數的不斷增多,我市部分旅游景區環境污染日益顯現,廢棄物增加、植被破壞、白色污染等,該如何防止旅游景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傅強: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向全體游人、旅游從業人員和區附近居民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提高人們的旅游環保意識,使他們自覺保護旅游環境,做綠色文明的旅游者。在旅游區建立各種標識系統和通過各種媒體和手段等,教育引導游客進行生態旅游和綠色消費等。
在旅游區的開發與建設上,做到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制定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和預見性的旅游環境規劃,用于組織、管理旅游經濟及其他破壞旅游環境的活動,既滿足游客舒適、安全、衛生、方便等旅游需求,又保證旅游資源質量不下降和生態環境不退化的條件下,使其平衡,達到一致。
加強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監管,堅決制止各種形式的生態環境破壞,對于旅游區內的服務設施排放的污水、煙塵和生垃圾處理,必須與旅游開發同步進行,實現達標排放,做到旅游區域管理與環境容量相結合。
記者:今后一段時間,圍繞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全市旅游產業的發展思路是什么?從哪些重點方面打造生態旅游品牌?
傅強:全市旅游產業將按照“小循環抓旅游企業、中循環產業轉型、大循環抓區域發展”的工作理念,大力實施“12345”發展思路。主要內容是:圍繞把商洛打造成大秦嶺生態旅游核心區,把我市旅游業做成富民、惠民、利民的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為目標,瞄準加快旅游轉型升級和推進旅游融合發展兩個任務;著力建設“精美城市”“精品景區”“美麗鄉村”三個會客廳;推進旅游產品向滿足游客需求的中高端轉變,推進旅游開發向符合商洛實際的集約型轉變,推進旅游經濟向體現新要素的全產業鏈轉變,推進旅游管理向常態下治理能力現代化轉變;聚焦提升效益、提升景區、提升營銷、提升形象、提升管理五個重點。具體來講就是:做“靚”城鎮,加大中心城區及重點鎮的建設和“精美會客廳”建設力度,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打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和旅游環境;做美鄉村,推動原來“農家樂”向更具文化內涵、服務質量更高的鄉村旅游轉型,打造全域旅游。做好配套,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的開發與銷售,以及特色文化娛樂項目的開發與營銷,集中精力辦好“秦嶺美食節”活動,讓“吃在商洛”成為又一亮點,實現旅游產業由生態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