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國工商銀行在安徽合肥正式發布互聯網金融升級發展戰略,宣布構筑起了以“三平臺、一中心”為主體,覆蓋和貫通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社交生活的互聯網金融整體架構,以大銀行的新業態、新生態為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增添新動力。
工商銀行此次互聯網金融升級發展戰略中的“三平臺”包括業務領域已涵蓋B2C、B2B、B2G(集團采購)的融e購電商平臺;銀行與企業、銀行與客戶、銀行內部實時溝通的“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實行業務、客戶、平臺全面開放,實現整個網上業務全部直銷的融e行平臺。這三大平臺集中承載工商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并作為面向客戶的主要應用入口,通過開放共享機制,形成一個服務數億客戶群的互聯網金融新生態。而“一中心”則是于當天正式掛牌成立的網絡融資中心,它將作為工商銀行信貸標準化、互聯網化運營的平臺,運用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實現信貸業務尤其是小微和個人金融業務在風險可控基礎上的批量化發展,為客戶帶來“無地域、無時差、一鍵即貸”的良好體驗。
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國家“互聯網+”行動以及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等相關政策的深入實施,互聯網金融正在迎來新一輪的強勁成長。作為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有責任、也有信心和能力在這場變革中擔綱起引領者和主導者的使命,全面提升e-ICBC的價值創造能力、服務品質和普惠水平,以自身發展的新優勢和新動能,書寫助推新常態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篇章。“三平臺、一中心”互聯網金融主體架構的搭建為e-ICBC品牌賦予了新的內涵。“e”(Electronic)代表的是信息化、互聯網化;I(Information,信息)對應融e聯平臺,核心是把握客戶的信息流;C(Commerce,商貿)對應融e購平臺,核心是把握客戶的商品流;B(Banking,銀行業務)對應融e行平臺,核心是把握客戶的資金流;C(Credit,信貸)對應網絡融資中心。這種內涵的對應既是歷史的巧合,更是發展的必然。
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在發布會上介紹了網絡融資中心的運作模式和產品功能。他表示,工商銀行發揮大數據和信息化優勢,正著手對信貸經營模式實施改革,將信貸業務分為專業化和標準化兩大體系。對大企業、大項目融資和復雜的、綜合化的金融服務需求,以及部分中小企業個性化、定制化的金融需求,工商銀行將主要依靠專業化融資經理團隊來服務,通過專業經驗和專業人才把控信貸風險。對那些貸款額度相對較小、信息對稱,適合標準化的信貸服務,則運用互聯網與大數據建立風險控制模型,完善產品和流程,實現線上自助操作、業務自動處理、風險精準監控。
在發布會上,姜建清董事長還闡述了工商銀行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觀。他強調,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并未脫離金融的基本功能和屬性,改變的只是實現載體、渠道和手段。金融機構發展互聯網金融要把前沿的互聯網技術與自身具備的金融專緊密結合起來,以“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專注地做好本業。工商銀行通過金融與互聯網的融合創新,成功走出了一條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道路,不僅開啟了自身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新篇章,也為“互聯網+”和雙創時代帶來了新的金融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