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民政局醫療救助工作精細化紀實
醫療救助是由民政部門對患病的低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對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難群眾給予醫療費用補助的救助制度,對改善城鄉貧困群眾生活、推進醫療制度改革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著“兜底”作用。多年來,洛南縣民政局在工作中堅持醫療救助與各項醫療保險制度相銜接的原則,采取屬地管理、統一標準、規范運行、公開公正的工作措施,全縣醫療救助工作已發展健全為住院醫前救助、住院醫后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救助和資助困難群眾參合參保、重大疾病救助等多種形式并存、相互補充的醫療救助機制。截至2015年8月底,全縣住院救助2874人,資助參保參合3037人,全年總共救助5882人,發放各類醫療救助金1536.98萬元。及時有效的救助,舒展了患病群眾緊鎖的眉頭,有效遏制了因病返貧的態勢,成為精準扶貧中政策保障的重要抓手。
組織嚴謹,制度完善
縣委、縣政府對醫療救助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分管縣長任組長,民政、財政、衛生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的城鄉醫療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避免了民政部門唱“獨角戲”的局面,形成了“政府領導、民政主管、部門協作”的運作機制。同時,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洛南縣城鄉醫療救助實施細則》《洛南縣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一站式”及時結算服務實施方案》《關于在全縣開展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及試行階段工作注意事項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真正解決了救助不精確、救助面窄、救助標準不合理、救助不及時的政策依托等問題。
注重培訓,強化保障
為了加強醫療救助工作正常開展,縣民政局設立了醫療救助辦公室,由兩名精通業務、責任心強的干部負責日常辦公及醫療救助信息管理和維護工作。對醫療救助“一站式”業務量比較大的醫院,開設專門的醫療救助辦理窗口,積極協調醫院配備專人負責日常業務辦理,并為定點醫院購置了業務辦公電腦,縣局統一制作相關辦事流程牌框上墻,規范辦事環節。每半年召開一次醫療救助及醫療救助“一站式”業務工作培訓會,對鎮辦醫療救助工作人員及“一站式”定點醫院業務人員的工作進行交流指導,從管理上促進規范操作,及時糾正問題,統一提出要求,提高了醫療救助工作的規范化和精細化程度。
細化措施,穩妥實施
一是突出重點救助。把城鄉低保對象、五保供養對象、重點優撫對象、城鄉低保邊緣戶因醫療費用開支數額大,造成家庭生活特困的群眾作為醫療救助重點。二是做好與醫療保障制度的銜接。醫療救助資金首先資助困難群眾參加社會醫療保障,資助五保供養對象、重點優撫對象困難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代其繳納個人應負擔的全部參合資金。資助城市低保對象中的“三無”人員和重點優撫對象中的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城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代其繳納個人應負擔的全部參保資金。三是嚴格資金發放管理。定期將核定審批的救助對象名單和醫療救助費用金額報送縣財政局,實行社會化發放。四是加強督促檢查。縣民政局定期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對申報、審核、公示和救助等各個環節和涉及對象進行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有限的醫療救助資金發揮最大作用。
創新方式,提升實效
一是精確劃定救助范圍。除對城鄉低保戶、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重點救助外,對患有重大疾病的困難群體也納入救助范圍,使低保邊緣的大病困難群眾也能沐浴到民政醫療救助的陽光和關愛,為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提高救助水平,穩步提高封頂線,嚴格執行全市統一的醫療救助標準。同時,積極推行“一站式”醫療救助。首先在縣醫院、中醫院等4個醫院開展“一站式”醫療救助試點工作。經過半年試點運行,一站式救助在減輕醫療救助工作量、實現公平救助,提高救助時效性,救助科學化管理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趁熱打鐵,又相繼將景村等7個醫院予以定點開通。目前全縣共有12個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定點單位,為救助對象提供了方便、快捷、公正、公平的救助服務。四是積極探索重大疾病救助,為充分發揮醫療救助“托底線、救急難”的作用,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安全網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該縣民政局對重特大疾病患者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經政策減免、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報銷或事故責任方賠付,民政醫療救助后,個人負擔費用(含自費部分)仍然較大,給予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并對經醫療救助后基本生活仍然存在困難的,有針對性適時給予臨時救助,解決應急性、過渡性的生活困難。情況緊急、需立即采取措施的,實施先行救助再按規定補齊審核審批手續。今年7月17日該縣高考學生張宇光被山東青島大學錄取,暑期在西安打工被車撞傷救治花費12萬元引起社會輿論關注,我局及時對其進行了2萬元重特大疾病救助,女孩傷愈后與家人一起到民政局送錦旗感謝救助及時,幫她們渡過了難關。麻坪鎮兒童陳樂樂隨父母西安打工,不幸墜入40米深井,經20小時成功救出,但孩子傷勢嚴重,“墜井男孩”一時引起社會關注,縣民政局及時為該男孩啟動重大疾病救助幫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