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可以叫你一聲檢察官媽媽嗎?”八歲的小雨細聲細氣地說,眼里是隱藏不住的期盼。“可以,當然可以!”身著制服的女檢察官眼里已是淚光點點。這是商洛市檢察院公訴處的檢察官們在看望涉案困境兒童時感人的一幕。
近年來,商洛市檢察院公訴處的女檢察官們立足檢察職能,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機制,用柔情的母愛呵護涉案未成年人,用拳拳之心呵護嬌嫩的蓓蕾。
心理疏導 呵護受傷心靈
公訴處的檢察官們在多年的辦案中發現案中有相當一部分當事人為女性或者未成年人,她們往往因犯罪而遭受巨大的心靈創傷。2012年,在辦理我市某縣18人惡性強奸案時,因該案3名被害人均為未成年在校學生。受案后公訴處迅速抽調業務骨干快審快訴,同時安排富有經驗的女公訴人配合心理疏導師做好心理疏導,并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護她們的名譽和隱私,避免因辦案而造成的二次傷害。在辦理完劉某某強奸抗訴案之后,多名未成年被告人因抗訴而被二審法院加重刑罰。為避免他們因此產生不良情緒,影響改造,組織辦案人員,邀請團市委、市婦聯、專業心理咨詢師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心理咨詢,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盡快走出犯罪陰影,獲得了被告人及其家屬的高度贊揚。
校園庭審 師生現場受教育
為了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庭審過程,教育在校學生知法守法,2015年,在辦理山陽縣中學發生的一起故意傷害案件時,該處特意將庭審活動安排在中學校園進行,并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廣大教職工及在校生等400余人參加旁聽。庭審中,公訴人就案件事實詳細訊問了被告人,并通過多媒體示證、播放監控錄像等對案發時的情形進行還原,讓旁聽師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被告人作案的過程,并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教育學生在校要遵守紀律,在社會上要遵守法律。
這次庭審以鮮活的案例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教育課。通過公開審判,以身邊的案例教育學生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通過學習法律提高對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識,對于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大意義。
司法救助 情暖困境少年
多年的辦理未成年人案件,公訴處檢察官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涉案困境兒童,他們多因父母犯罪造成輟學或經濟陷入困境。通過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多次為涉案兒童家庭爭取司法救助金或者民政救助金。幾年來,共為涉案兒童申請各類救助金20余萬元,2012年為丹鳳縣涉案兒童周某某申請司法救助金4.9萬元;2013年“六一”,公訴處全體干警專程赴商洛市兒童福利院看望因兩起故意殺人案遺留的孤兒,為他們帶去節日的問候和檢察機關對他們的關愛。2013年為柞水縣涉案兒童石某某兄妹申請民政部門的特殊困難兒童救助,孩子們每個月能收到來自民政部門救助款800余元;2014年,公訴處一行赴山陽縣為詹某某姐弟送去捐助款5000余元;2015年,公訴處干警在“六一”期間帶領4名涉案困境兒童及2名年邁的監護人赴省女監探視其服刑的母親,并會同本院控申部門為洛南縣李某某申請救助款5萬元。 (張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