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榮金)山陽縣國土資源局在楊地鎮西山村大力實施富腦工程、富農工程、村容村居美化工程、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四大工程,采取加強領導“駐村抓”、完善機制“干部包”、發揮部門優勢“給項目”、多方籌資“鼓干勁”、加強培訓“傳技能”、發揮基層組織作用“強堡壘”等六項措施,確保西山村如期摘帽脫貧。
西山村位于楊地鎮政府南7公里的深山里,全村貧困人口105戶408人。山陽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動員令下達后,國土局及時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局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局長親自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選配3名年富力強、作風過硬的年輕干部常駐西山村,全力幫扶鎮村制定脫貧攻堅發展規劃,落實各項扶貧惠民政策,給系統內20名黨員干部逐一落實幫扶責任,并納入年度考評。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他們精準落實“五個一批”脫貧攻堅措施,2016年實現產業脫貧25戶76人,異地搬遷脫貧9戶36人,教育發展脫貧15戶45人,轉移就業脫貧12戶61人,社會兜底脫貧35戶95人的脫貧攻堅工作方案。
同時,根據村情實際,通過實施“四大工程”幫致富。積極實施富腦工程,通過政策理論學習,增強干部群眾特別是村班子脫貧致富信心,通過邀請農、林、牧有關專家技術人員進村培訓,組織村組干部和貧困戶到先進地方參觀學習,聘請養蜂技術員駐村傳幫帶,促使廣大貧困戶及早掌握相應的種、養致富技術。積極實施富農工程,在加強傳統產業科管,鞏固提高收入的同時,按照一戶多營、長短結合,大戶引領、合作發展,項目傾斜、提效增收,開發公益崗位,實行“公益崗位+”的方式,引導村民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增收產業,拓展增收致富門路。支持年輕有為的創業能手朱濤在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成立了“裕農養豬產業合作社”,由過去的200頭發展到1000頭,帶動了全村養雞、養蜂、發展特色種植等產業發展。開發公益崗位22個,讓22個貧困戶在家門口上崗就業有收入,又不誤家庭生產收入。積極主動幫助村里向財政、水保、城建、畜牧、扶貧、電力、交通等部門爭取各類資金126萬元,新修水塔4座,埋設人畜飲水管道12公里,硬化拓寬村組道路6.7公里,安裝路燈50盞。同時,發揮部門優勢,對全村300畝低產田申報改造,對4個地質災害點進行治理。積極實施村容村居美化工程,先后籌資15萬元,對村黨員活動室、便民服務室、脫貧攻堅作戰室進行全面整修,配齊了辦公設施。對群眾發展產業給予經濟補償鼓勵。截至目前,通過各方籌資,已為西山村注入扶持資金32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