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商洛訊(通訊員 陳明亞)柞水縣工會對困難職工采取“送、幫、教、包”四管齊下的措施,對癥下藥,分類幫扶,取得顯著成效。
送溫暖、送政策、送就業,“三送”溫暖人心。縣總工會積極在全縣宣傳黨的農村工作,扶貧政策,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活動,今年共征集省內外就業崗位400余個,已實現勞動力輸出252人,創收226萬元。
幫資金、幫項目、幫維權,“三幫”帶動致富。結合“貧困戶+”模式,縣總工會積極爭取資金助推項目建設,協調符合條件的貧困戶落實扶貧貸款19戶104萬元,向營鎮社區投入扶持補助資金8.55萬元;在營鎮社區幫助群眾新成立專業合作社2個,入股農戶345戶,其中貧困戶91戶151人,成立了陜西正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佳辰家庭農場,可帶動貧困戶21戶43人;通過勞動法律法規監督檢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實施農民工工資支付清欠專項行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等多種途徑,最大限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教技術、教聯動、教創業,“三教”注重實效。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實施農民工技能培訓項目,贈送科普圖書1000余冊,全面提升農民工技能素質,促使他們擁有致富能力;大力開展“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大力推進貧困戶加入合作社,進工業園區等,把廣大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依靠產業致富創收促脫貧;幫助貧困戶通過開商店、農家樂等自主創業致富。
分類包、重點包、連片包,“三包”有的放矢。準確掌握貧困戶信息,做到“一人一檔”,結合實際制定不同的幫扶措施,做到“一人一法”; 領導重點包抓,堅持脫貧攻堅責任與崗位責任、黨建責任“三責同體”,成方連片助推全縣順利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