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汪锳 見習記者 張雯靚)12月4日是丹鳳縣的周二扶貧日,武關鎮棗園村第一書記李正軍帶領包扶干部,踏著嘎吱嘎吱作響的白雪,進村入戶,查看產業獎補資金使用情況。
棗園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330戶1160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8戶360人,屬于深度貧困村。自包扶棗園村以來,丹鳳縣衛計局專門制定工作計劃,下派駐村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認真落實扶貧政策,切實幫弱助困,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等,不斷提高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滿意度。
2016年,李正軍駐村不久,就發現村上的一座便民橋未完工,要過橋村民必須先搭座梯子爬上去。李正軍向衛計局相關領導匯報后,局領導當即批準重新修建這座便民橋。沒過多久橋就建成了,兩邊群眾不再需要爬梯子上橋。衛計局還先后籌資對小廟溝500米的入戶路實施硬化,完成了新房組木耳溝溝腦2150米的通組路路基,新建2座便民橋,拓寬木耳溝900米道路,解決了5個組700余人的安全飲水。
在發展產業方面,他們依托棗園村天麻、核桃、板栗傳統產業優勢,以產業獎補促進產業發展,同時扶持發展養豬和種植茯苓。今年棗園村新發展天麻、茯苓等中藥材270多畝,生豬養殖120多頭,肉鵝養殖2000多只。張有良通過產業獎補政策,現已養殖生豬11頭,種植天麻4畝多,一年平均收入可實現3至4萬元。方相濤是棗園村的養鵝大戶。因為經商受挫,方相濤回到棗園村,經過衛計局包扶干部多方協調,為他爭取到貼息扶持資金5萬元,并幫他解決養鵝的場地問題,同時送去了1000元鵝苗補貼幫扶資金。如今,方相濤注冊成立了養鵝專業合作社,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
今年以來,衛計局獎補發展產業資金69600元,爭取縣上產業獎補資金147580元,極大調動了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培養了一批產業大戶,為帶動棗園村產業發展規模、增加群眾收入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丹鳳縣衛計局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邀請縣醫院、中醫院、丹鳳博愛醫院為棗園村98戶貧困戶進行常規體檢,發放健康宣傳資料,現場解答健康扶貧的優惠政策,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讓群眾有病可醫、有病可治;先后邀請縣上相關專家到村開展中藥材種植和實用技術培訓,從技能方面給予指導,盡快讓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發放公益生態林補助8萬元和退耕還林補助資金40余萬元,并在村上設立農村生態綜合整治保潔員8名、生態護林員11名,解決了一批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