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洪亮 段光耀)2018年,市農業局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用足用活“三項機制”,健全制度,創新機制,激發農業系統干部創業動力,聚力特色農業戰役、產業精準脫貧,推動農業追趕超越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以學習提升干勁信心。市農業局通過召開不同層次會議,逐條學習“三項機制”,領會精神實質。在《商洛農業網》開辟宣傳專欄,把“三項機制”全文以及選拔任用干部典型案例選登,讓系統全體職工學習監督。犧牲在扶貧一線的吳亞鋒同志先進事跡被各媒體廣泛報道后,以市農檢中心農技干部郭雅儉為代表的一批農業干部主動申請駐村扶貧,在全市農業系統干部職工掀起“比學趕超”熱潮。
以制度夯實工作責任。市農業局對在特色農業攻堅戰、產業脫貧工作中成績突出的22名干部提拔重用,將11名同志錄入科級后備干部庫,讓實干者受褒獎。認真落實市委“十百千”工程,選派科級優秀黨員干部3人到鎮辦掛職鍛煉,選派兩名副縣級干部和1名后備干部駐村任第一書記。落實干部日常監管,定期督查16個局屬單位遵守八項規定和紀律作風情況,印發通報6次,提醒約談11名單位負責人。
以機制保障科技創新。建立農業人才服務團,指導解決農業生產重大技術難題,不斷提升基層科技服務與推廣水平。對農業科技人員在農業科學研究與推廣領域取得的科技成果、審定的品種、獲得的專利、評定的優秀學術論文給予獎勵。2015年以來,市直農業系統技術干部獲得市級以上科技獎項19個,7人入選商洛市首屆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
以表彰激勵實干興業。通過評選表彰最美農技干部、產業脫貧先進干部、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等評優樹模活動,激勵先進,鞭策后進。首創“三帶一創”產業精準脫貧模式,成功召開全省產業脫貧現場會,連續兩年產業脫貧工作考核居全省第一。特色產業迅速崛起,香菇產量居全省第一,茶產業突破10億元大關,柞水木耳入選國家品牌計劃,開創農產品廣告扶貧先河。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國領先,被授予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市農業局相繼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標兵單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商洛市第三屆勞模、目標責任考核、脫貧攻堅、招商引資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