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關鎮王塬村
“ 顏值”“內涵”雙提升
本報記者 宋雨萌 通訊員 蘇甜甜
天藍山青產業興
畫里畫外相映成趣
墻繪扮靚鄉村顏值
山川明秀,水綠如藍。6月20日,記者走進丹鳳縣竹林關鎮王塬村,綠樹、白墻、灰瓦、晴空,一面面充滿生活氣息的立體墻繪生動可愛,家家戶戶門前的庭園干凈整潔,鋪好的柏油路裹著白邊……若不是此前來過王塬村,還以為是闖入了童話中的村莊。
從前,王塬村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村莊。雞豬糞便熏人、土路雨天泥濘、村里無特色產業……別的村什么樣,它就長什么樣,用眼睛看不出有什么區別。現在的王塬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修了小庭園,開辟了小菜園,柴火堆得整整齊齊,房前屋后無一片垃圾,墻壁上畫著的小動物好似要跳躍出來,還在銀花河畔裝了健身器材,建了口袋公園,引得周邊村子、街道的人下午騎著車來村子納涼游玩。
王塬村的蝶變,非一日之功,早有跡可循。近年來,幾乎每年過年王塬村都會耍龍燈,熱熱鬧鬧、鑼鼓喧天,村民結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從村子走到街道,再從街上走回來。耍龍燈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村子會耍的就那些人,但凡有誰掉鏈子,此民俗活動便難以為繼。王塬村的凝聚力由此可見。在王塬村黨支部書記李曉成的帶領下,大家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并維護好美麗王塬。
“去年以來,村上開展秦嶺山水鄉村建設,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我們拆建并舉,改善人居環境,修了小花園、小菜園,還在河邊修了口袋公園,供大家鍛煉身體。”李曉成介紹,王塬村大力發展以核桃、食用菌、冬棗為主的產業,開設了以竹編、釀醋等為營生的四大作坊,建設網銷直播中心,推動村子“顏值”“內涵”雙提升。
記者見到劉鳳娥時,她拿著沾著泥土的生菜準備進屋,問到村子有啥變化,她喜笑顏開地講了起來:“我今年2月從西安回來,就再不想去西安了。村里現在太美了,出門就是藍天白云,柏油路平整踩著舒服,晚上路燈明晃晃,吃的都是原生態的東西,比在西安享福多了,我回來感覺身體都好多啦。”劉鳳娥今年60歲,她告訴記者,從前村里家禽糞便臭,現在村里干干凈凈,連蒼蠅都沒有。以前想蓋新房兒媳婦不支持,今年兒媳婦回來對村子特別喜歡,不僅拍照發朋友圈,現在一有時間就帶著娃回村上住。
建設好了,關鍵還得維護好。彭玉紅今年35歲,負責王塬橋頭片區的衛生,她每天早上6點起來打掃道路,忙不過來時屋里人還會幫忙打掃,盡職盡責將環境衛生維護好。“感謝村里給我安排的這個公益性崗位,拿了工資我就要把事做好。我們分片區打掃,不留死角,村里建得這么漂亮不容易,是我們大家的福氣,一定要好好珍惜。”彭玉紅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