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秉坤
中秋前夕,丹鳳縣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驟然打響。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市人社局聞令而動,向“疫”而行,組織全系統公務員積極參加下沉工作隊,我有幸成為工作隊的一員。7天的戰“疫”經歷,使我在磨煉中得到成長,堅定了理想信念,踏穩了入職的第一步。
9月12日晚,市人社局首批下沉干部火速集結,抵達戰場。我們系統負責丹鳳縣龍駒寨街道辦事處羅家社區的疫情防控,沿途看到往日繁華的丹鳳縣已全域靜態管理,我感到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
當晚首次緊急會議過后,我們即刻開始敲門行動,對C類密接人員進行上門核酸采樣,逐一比對信息,對住所的封控措施進行檢查和糾正。我自告奮勇,按規定操作穿戴好防護服,拿上工作用品,跟隨采樣人員和片長到羅家移民小區開展工作。短短兩個小時,身上的汗水就浸透了防護服,眼前開始模糊,雙腿脹痛,行動越來越遲緩。這時,我看到與我年齡相仿的兩個女孩仍在咬牙堅持,手上動作速度不減,不由得感到十分羞愧。她們已連續工作了5天,在極度疲憊面前沒有絲毫退縮。在她們的表率帶動下,我們在次日清晨完成了對6棟樓46戶150人的封控管理任務。只有親身經歷后才能深切體會到,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只有我們肯吃苦頭,人民群眾的生活才能有奔頭,生命健康安全才能有保障。
在羅家社區,我們全面落實了網格化管理,確保了宣傳效果,完善了防控巡查機制,實現核酸信息實時比對,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同時,為群眾提供貼心的服務保障,確保物資及時發放。入戶摸底核查時,我與片長走街串巷、挨家挨戶進行信息登記和防疫宣傳,督促居民按時按點做好核酸檢測。這一工作使從小在城市中長大的我,第一次從真正意義上了解農村、認知基層,明白了只有重視基層,尊重人民群眾,用心、用情、用力去跟群眾溝通,才能筑起干群間的連心橋;只有屁股坐在群眾的板凳上,耐心了解群眾真實的想法、具體的困難,才能真正做到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才能在工作中有底氣、得民心。
市人社局負責同志以身作則晝夜值守,與我們同吃同住,不斷地與縣、街道辦、社區進行協調,科學合理地制定工作方案。通過周密的安排部署,我們的工作精準高效,社區的防控形勢日益好轉。
工作隊的同志們團結友愛,精誠合作。人社局同事李蕾、秦天濤不辭辛勞,事無巨細地為我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每一餐飯菜都及時送達,抽空就對宿舍進行全面的消殺滅蚊。為了我們休息完畢開始工作時,系統可以正常運行、不出差錯,佘濤徹夜不眠地開發調試核酸檢測登記系統。每一次工作前,市人才交流中心干部董毅會幫我們準備好各類表格,傳授工作經驗,還時不時為大家放一首歌曲,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宿舍床位緊張,大都是兩三個人擠一張床,為了讓我們幾個早班的人休息好,許多同志不約而同地騰出床位,在社區的沙發、椅子上值守。
回想起這些場景,我忍不住熱淚盈眶,為自己是人社大家庭的一員感到無比榮幸和驕傲。人社干部用特有的堅守、溫度、力量,用鋼鐵般的意志守衛羅家社區不受疫情侵擾,用實際行動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工作隊26名同志同心協力、并肩作戰,使得羅家社區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各項工作井然有序,提升了社區的精準化管控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牢記這最難忘的上班第一課,甘做一顆“螺絲釘”,始終保持迎難而上的勇氣,堅持人社經辦服務溫度,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人社事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