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系列報道之三
本報通訊員 黃 平 樊利仁
冬日的丹水鳳山,奮進攻堅步履鏗鏘,干部干事創業激情迸發。
全市作風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丹鳳縣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立足縣情實際,不斷豐富作風建設專項行動載體,將政治引領、開展“三評”、回爐鍛造、建章立制作為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轉變作風的主抓手,強化正向激勵與約束懲戒相結合,全面推動思想破冰、發展破題、機制破局,發揮作風建設專項行動“提升效能、促進落實、助推發展”作用,力促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有效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轉變思想促共識
丹鳳縣委、縣政府始終將解放思想作為提能力、轉作風、聚合力的總閥門,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全縣各級黨員干部對照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嚴守紀律規矩和“我們怎么看、我們怎么辦、我們怎么干”四個主題,開展集中研討分析會380次,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研討交流2700多次,梳理查擺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作風類問題136條、攻堅難題119項。利用“丹鳳大講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紅色教育基地等陣地平臺,開展“干凈干事、追求卓越”等專題輪訓4期,培訓科級領導干部、優秀年輕干部、村(社區)干部2100多名。通過以學促干,縱深推進作風建設專項行動,自覺站穩政治立場、把握政治方向、嚴守政治紀律、加強政治歷練、夯實理論根基。
積極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丹鳳宣傳、丹鳳黨建微信公眾號開設“作風建設大家談”專欄,12個鎮(街道)黨(工)委書記、26個縣直部門(單位)“一把手”圍繞作風建設主題談認識、談體會、談舉措,以“關鍵少數”引導“最大多數”。充分發揮各新媒體“網”“微”“端”“屏”多平臺優勢,累計刊發作風建設新聞稿件977篇,推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入腦入心。“清廉丹鳳”黨紀法規知識競賽、“五個到一線”主題黨日、應知應會知識測試等活動同步開展,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工作熱情進一步激發。
開展“三評”比干勁
丹鳳縣為了把壓力和動力傳導到基層一線,出臺《“評單位評局長評股長”精準服務保障項目建設評議辦法》,把全縣30個涉企涉項目服務單位、27名主要負責人、28名分管領導、43名中層股室負責人納入“三評”對象。堅持量化評成績、開門說問題,每季度特邀“兩代表一委員”、企業家、基層群眾和服務對象全程參與問卷調查、公開評議,對工作進行“回頭看”,把工作成績細化到數據上、進度晾曬到網絡上、結果體現到排名上,曬出了動力,比出了壓力,評出了內力。目前,已在丹鳳黨建微信公眾號開設“三評”活動專欄2期,通報排名末位的局長、股長22名。通過“網上曬”“專項治”“巡察看”“提級督”“制度管”,切實打通作風糾治“最后一公里”,持續優化黨風政風。
項目建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檢驗干部作風的“閱兵場”。丹鳳縣以“三評”活動為抓手,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倡導一線工作法,各級領導干部帶頭聯系服務企業,帶頭攻堅改革節點難點問題,讓“立即辦、當場辦、馬上辦”“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成為丹鳳黨員干部的鮮明標識。26名縣級領導包抓10條產業鏈,25名局長、行長聯系69個“五上”企業紓難解困,全縣157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46.4億元、增長19.3%;40家規上工業全部達產達效,實現產值83.95億元、增長13.3%,獲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突出貢獻獎等市以上榮譽9個。
“回爐鍛造”提素能
“通過參加縣委組織的‘回爐’培訓班,給我的觸動很深,尤其是經過學習+反思+黨性體驗,讓我又重新審視了自己,今后我要努力消除思想顧慮,提振工作信心,認真鼓勁加油干,努力干出新作為,作出新貢獻。”這是丹鳳縣一位鎮干部,在參加全縣“干凈干事、追求卓越”干部“回爐”教育第二期專題培訓后寫下的體會和感想。與其他培訓不同的是,此次培訓的對象是今年第三季度全縣開展評單位評局長評股長“三評”活動被評為“較差”等次的公職人員,另外還有縣委追責問責通報、單位考評推薦的問題干部,因而也被形象地稱為“回爐鍛造”。
“回爐”培訓由丹鳳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聯合舉辦,集中培訓時間一般為1周,采取“集中授課+討論+考試”的形式。縣派指導組對培訓考試不合格的學員,將繼續參加下一期“回爐”培訓班,連續兩次培訓考試不合格或年內被所在單位(部門)三次派出參加“回爐”培訓的,年底考核直接評定為“不稱職”(不合格)等次。通過“回爐鍛造”,幫助問題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引導他們認真反思自己、改進不足和短板,讓問題干部“淬火加鋼”后重新煥發干事激情,以實際行動接受組織的重新檢驗。目前,全縣已有124名問題干部參加了“回爐”教育培訓。
建章立制助發展
堅持把工作實效作為檢驗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的重要標尺。丹鳳縣制定出臺作風建設專項考核實施方案,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建立作風建設、目標考核“雙掛鉤”機制,對作風建設排名靠后或者被省市點名通報的,單位和領導班子年度考核一律不得評為“優秀”等次,同時,領導班子成員集體參加“回爐”教育培訓。堅持在大戰大考一線考察識別培養黨政人才,出臺在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等“六個一線”考察識別干部辦法,建立干部實績檔案和好作風干部臺賬,提拔使用實績突出干部90名、擇優晉升公務員職級和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406名,考核評優256人,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丹鳳縣委、縣政府著眼促進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發展大提速,先后出臺了《包聯(駐村)干部管理實施細則》《強化激勵約束推動作風建設十條措施》《防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二十五條措施》《商貿流通領域穩經濟促消費十條措施》《優化審批服務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十條措施》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和完善評議研判、監督聯席會議、“奪紅旗爭一流”獎勵警示等制度機制386個,牽住問題的“牛鼻子”,重點治“懶”、治“怕”、治“低”、治“假”、治“松”,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機制,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作風建設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丹鳳縣將乘著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東風,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和市委五屆三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我市打造“一都四區”和丹鳳縣建設“一縣五區”目標任務,堅持把作風建設與重點任務同步突破、與治標立本同向發力,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奮力譜寫新時代“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絢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