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書章
“我家是因殘致貧,鎮上辦起了手套廠,我才有機會在家門口上班,一個月收入1200多元,既照看了兩個小孩,又有了就業崗位,這件大好事真是辦到了咱移民戶的心坎上了!”3月11日,在洛南縣靈口鎮移民小區的社區工廠——商洛富靈榮服飾有限公司手套廠車間,正在加工兒童手套的女工郝菊紅高興地說。
同郝菊紅一樣,宋秋霞家原居住在距社區工廠15公里外的丁塬村,后來享受國家移民搬遷政策才搬進了靈口鎮移民小區,目前她的女兒上技校、兒子上小學。宋秋霞被安置到手套廠上班,月收入2000元左右。
商洛富靈榮服飾有限公司手套廠是靈口鎮為解決移民小區移民搬遷戶在家門口就業而引進的社區工廠之一,也是蘇陜合作項目。該公司自2019年建廠以來,為移民搬遷戶提供就業崗位70個,目前穩定吸納移民搬遷貧困戶26人就業。
據靈口鎮社會保障服務站站長張軍偉介紹,鎮上為做好就業穩民生工作,開展了多次就業技能培訓以提高村民的就業能力。從去年10月至今,鎮上已開展了電工、手工藤編和草編、塑料花、遠元修腳等技能培訓8期,參加培訓的村民有274人。同時,鎮上積極做好轉移就業跨省交通費補貼發放工作,目前已申報165人、發放8.25萬元,為回鄉創業成功人士發放補貼1萬元,發放寧洛協作就業獎勵4人8000元。
靈口鎮在下河易地搬遷小區建起靈秀洛水現代農業公司,吸納搬遷戶就業35人。通過各類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416人,其中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143人,特設公崗保潔員安置就業142人,護林員崗位安置就業102人,村集體經濟互助社崗位安置就業29人,有力地保障了脫貧人口、搬遷戶家庭過渡期群眾的收入穩定。
靈口鎮黨委副書記黃亞鋒說:“我們把政策撬動、產業拉動、創業帶動、服務推動作為就業工作的著力點,全面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政策,提升就業創業服務質量,在政策、資金、服務等多方面向就業傾斜,多措并舉促進各類人員就業創業,努力保持就業形勢穩定。移民小區引進的靈秀云裳服裝廠,鎮上主動為企業免去5年房租,企業購進設備60臺套,可提供80個工作崗位,現有50人穩定就業,人均月收入2000元。鎮食用菌基地安置就業180多人,年實現收入400多萬元。全鎮現在有1610人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有力促進了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1年以來,靈口鎮全鎮轉移就業9855人次,其中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脫貧戶和“三類戶”共1844戶,實現就業3525人,達到了戶均有一人以上就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