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曉斌 記者 方 方
“你好,我在江蘇蘇州務工,前段時間身體不舒服,在這邊住了院,年初工會給我送了互助保險,請問回商南能報銷嗎?”“可以的,您按照我發給你的理賠告知單準備,隨后我們會及時將理賠金打到你提供的銀行卡上,并通過短信提示您。”近日,商南縣互助保障代辦點的工作人員接到一名職工的電話,通過簡短的電話溝通,解決了群眾燃眉之急。
近年來,商南縣總工會立足打造互助保障普惠職工服務平臺,急職工所急、想職工所想,持續加大職工互助保障工作力度,努力在擴大覆蓋面和提升理賠服務上下功夫,使互助保障覆蓋面逐年擴大,受益的職工越來越多,為患病困難職工減輕了經濟負擔。參保人數從最初的175人發展到現在的3萬多人次,參保額由最初年參保5000元攀升到現在的220多萬元,賠付金也由最初的2000多元增加到現在的200多萬元,形成了職工“不愿參保”到“我要參保”的良好局面。
“聽說大家都在參保,參保有什么好處?”“參保是一項有別于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重要保障,是通過職工間的互惠互利,聚小錢辦大事,緩解職工看病貴的問題,運用經濟手段和長效措施來減輕患病職工的醫療負擔。”有的職工一知半解,有的不了解參保意義,遇到這種情況,商南縣總工會的工作人員立馬化身講解員,耐心宣傳普及,貼心疏導疑慮,讓職工明白參保是維護保障職工的切身利益,是工會為職工抵御風險筑起的一道防線。
近3年來,商南縣總工會累計向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及各類困難群體補貼投入資金30多萬元,并將互助保障活動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舉措,組建特色志愿服務隊。期間,互助保障大額理賠志愿服務分隊先后深入鎮村和社區的患病職工家中,開展上門理賠服務,以“往職工中走,往心里做,往實處落”的工作態度,幫助職工解決問題。今年以來,已為患大病重病的60多名職工送去60多萬元互助保障理賠金,體現了“無病我幫人,有病人幫我”互助保障的理念初衷。
群眾的實事怎么辦?商南縣總工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商南縣職工互助保障理賠金額150多萬元,受益職工總計2200多人次;參保職工人數2.8萬多人次,收繳保費175萬元;今年1月至10月為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1000多名職工補貼互助保險資金4.5萬元;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群體300多人贈送互助保險資金4萬元;為“點對點”返崗復工的農民工350多人贈送互助保險資金3萬多元。“職工互助保障活動是全國唯一針對在職職工的公益性保險,是各級工會組織廣泛聯系、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載體和服務平臺。”商南縣總工會負責人說,“在實際操作和日常工作中,我們將會讓廣大職工群眾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工會組織的溫暖。”
“真的感謝工會及時向我伸出了援手,給我報銷了3萬多元的醫藥費。”11月2日,互助保障大額理賠志愿服務分隊來到商南縣城關街道為身患疾病的職工李某送去了理賠金。“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擁有互助情。”多年來,商南縣總工會先后榮獲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職工互助保障先進集體”、陜西省總工會“職工互助保障模范縣”等多項稱號,還被陜西省總工會評為杰出示范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