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加快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五
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11月12日,以“水韻江蘇,醉美泗陽”為主題的“2022第七屆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旅游文化節”開幕。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推選的2022年度“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名單公布,商南縣榜上有名。
今年以來,商南縣按照“一個核心、三大旅游區、四種旅游產品、五條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形成“全景商南、全域旅游、全業融合、全時服務”的全域旅游大格局,打造旅游名城,做靚“秦嶺封面·靈秀商南”旅游品牌,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把商南縣建設成為中國秦嶺最佳旅游目的地。
景城相融提升城市品位 亦城亦景締造全景商南
沐浴著秋日暖陽,在商南的“西大門”五里牌村慢慢行走,一排排花卉樹木郁郁蔥蔥,配著村民門前的一個個精心設計的小花園、小菜園,綠成“線”,景成“片”,亮麗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
商南縣著力打造以縣城為核心的景區城,按照“文化承載、形象呈現”的思路,全面改造提升縣城游客主要集聚區建筑風貌,提升城市主題形象和特色辨識度,實現縣城品質化和差異化發展。啟動實施濱河公園城市康養綠道、西街古城特色街區等項目,利用博物館、江西會館開展考古游和人文游,打造“秦嶺封面”城市IP。實施“1234”城市功能區建設,即一條縣河水景畫廊,迎賓大道、世紀大道兩條生態休閑綠道,鹿城、琥珀山、鳳凰山三大公園,聚賢街美食街、北緯33°茶藝街、西街古城休閑步行街、文化路時尚購物街四大街區,全面提升城區綜合服務能力,充分彰顯城市品質和氣質。深化“互聯網+城市”行動,開發智慧飲食、智慧酒店、智能出行等體驗型文化和旅游消費產品,實現文化和旅游資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建設三大旅游區 構建全域旅游格局
“我們就是奔著‘闖王’故事來的商洛,沒想到這里有這么精彩的馬戰演藝、茶園、采摘園及帳篷營地,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好。”說起陽城驛景區,從寶雞來游玩的劉女士表示十分驚喜。
商南縣立足生態、資源、文化三大優勢,著力推動三大旅游區建設。依托中國北茶小鎮等景區,充分挖掘商于古道和闖王等歷史文化資源,打造312國道文化體驗區。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發展思路,提升陽城驛4A景區品質,推進東寨溝瓜果采摘園等新型業態布局。創建中國北茶小鎮4A景區,打造茶旅康養、觀光體驗、休閑度假為一體的茶旅融合示范鎮。打造后灣國際慢村,提升水上樂園、天然浴場等一批親水游樂場品質。依托金絲峽景區、蓮花湖康養度假區,充分挖掘丹江航運文化資源,打造丹江生態旅游區。提升金絲峽5A景區品質,拓展文旅融合內容,加快推進金絲峽高空體驗等項目。依托碾子坪等南部紅色旅游景點,實施長征公園項目,建設紅色旅游區,打造紅色研學旅游新品牌。
打造四種旅游產品 豐富旅游產品業態
觀茶園、賞荷花、體驗農耕文化、享受地道的農家樂“美味”……現在,商南縣試馬鎮紅廟村已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試馬北茶小鎮景區已發展成為一個集休閑度假、民俗體驗、民俗展示于一體的新型景區,有“小江南”之美譽。
商南縣著力打造以北茶小鎮、后灣為代表的鄉村游產品,以金絲峽、蓮花湖、文碧峰為代表的生態游產品,以前坡嶺紅軍戰斗遺址、紅七十四師舊址為代表的紅色游產品,以金絲峽旅游度假區為代表的康養度假產品。依托鄉村“山、水、田、園、林”資源優勢,做好生態農莊、茶葉采摘等鄉村旅游產品開發。按照“山頂松柏戴帽,山腰林果纏繞,山下農田環繞,山腳新村新貌”的思路,打造生態游產品,做活峽谷山水文章,形成“上游金絲峽、中游文碧峰、下游蓮花湖、漂流賞畫廊、品味商南茶”的精品旅游線路。依托商南黨史館,打造紅色游產品,延伸紅色旅游產業鏈。加快推進金絲峽國家旅游度假區建設,打造“鄉村度假為基礎、康養體驗為主導、酒店民宿為支撐”的度假產品。
建設五大產業鏈 提升配套服務水平
前不久,第二屆“新時代·中國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巡禮”暨“2022中國文旅和景城融合發展峰會”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舉行,商南縣獲評“中國最美康養度假旅游名縣”。
商南縣著力建設文旅、農旅、康旅、工旅、體旅5條融合發展產業鏈,優化旅游空間布局,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深化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產業鏈,以太吉古鎮、陽城驛等為載體,開發歷史感悟、民俗體驗等文化旅游產品。建設農旅融合發展產業鏈,積極引導農民發展鄉村旅游業等業態,開發農耕體驗等形式多樣的農旅融合產品。建設康旅融合發展產業鏈,推進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等康養項目建設。建設工旅融合發展產業鏈,推進茶葉等優勢特色產業向旅游領域延伸,拓展開發茶多酚、蔬果脆等精加工旅游商品。積極構建“體育+旅游”產業鏈條,開發山地運動、水上運動等項目,規范發展戶外越野、漂流等產品業態。
“下一步,商南縣將圍繞打造百億級旅游和康養產業集群,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旅游產業提檔升級,努力培育夜游經濟和康養度假等新業態,創新宣傳營銷方式,實現‘優惠政策引客、線上營銷增客、文旅產品留客’目標。”商南縣文旅局局長朱峰信心滿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