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代緒剛 羅 罟)截至目前,油坊嶺、茶坊、馬家溝、王家莊4個村已向10家茶企注入產業資金1870萬元,村集體參與分紅90萬元,帶動2000戶群眾戶均增收5000多元……商南縣富水鎮成立茶產業聯合黨委,下設4個聯建黨支部,通過定期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項目建設推進會,推動產業共謀劃、機制共建立、活動共開展、資源共享用。根據茶產業發展實際,聯建黨支部下設若干黨小組,精準服務茶葉種植技術服務、加工銷售、項目爭取、基礎配套完善等內容,將聯建黨組織打造成帶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
今年以來,商南縣組織聯建,促功能提升。緊跟產業發展形勢,堅持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深化“支部+五聯”模式,每鎮至少打造一個產業聯合黨委、村企聯營黨支部;在茶、菌、釩、硅、康養等重點產業,探索建立產業鏈功能黨支部、功能型黨小組,推行“重點項目指揮部+臨時黨支部”模式,不斷擴大“兩個覆蓋”。縣級駐村幫扶單位黨支部與村支部建立聯合黨支部,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抓手,充分發揮機關黨支部組織優勢、資金優勢、協同優勢、資源優勢,以強帶弱,每年組織開展共開一次主題黨日、共講一次書記黨課、共推一個產業項目、共辦一次服務活動、共解一件實事難題“五個一”活動,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
商南縣人才聯動,促產業提升。健全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鎮走村、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村干部經常入戶走訪制度,解決一批基層實際困難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組團式”幫扶“1335”工作機制,激勵幫扶專家充分履職盡責、增強幫扶成效。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分批選派本土教育、醫療和產業能人赴幫扶專家團隊所在單位學習取經,扎實開展“團隊帶團隊”“師傅帶徒弟”活動,搭建學科建設、教學管理、臨床業務、產業鏈創新鏈延伸等交流平臺,培育一批好醫院、好學校、好產業,培養一支堪當鄉村振興重任的本土人才隊伍。探索政策激勵、創業支持、鄉情感召等措施,打好“鄉情牌”“感情牌”“友情牌”,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創業或任職。實施創新攻關“揭榜掛帥”機制,依托縣域人才集聚的企事業單位,打造人才示范點、院士(專家)工作站和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運用。
商南縣服務聯抓,促治理提升。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化”模式,大力開展“紅色小區”創建活動,重點打造縣建司小區、機械廠小區等示范點,以點帶面推動城市基層治理上水平。開展黨建引領網格管理提升行動,健全“村黨支部(總支、黨委)—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支部)—黨員聯系戶”三級組織體系,選優配強黨員中心戶和網格長。進一步健全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功能,加強小區、景區、廣場、商超黨群服務站點建設,推動服務便捷化智能化。持續深化“千名頭雁帶富領飛”“千名黨員駐村興農”,每個村(社區)形成一個黨建活動載體,通過舉辦運動會、開展公益集市等活動,實現黨群連心、鄰里和諧、守望相助。深入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和“愛我商洛·點贊商南”主題活動,引導干部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扎實開展各類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