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肖盛學 賀 麗)今年以來,商南縣針對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涉及部門多、職能交叉、化解周期長等問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1+N+5”多元解紛工作法,提高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質效。
建設“一個中心”,構建解紛主陣地。商南縣建立縣、鎮、村“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構建縣級主抓、鎮級主戰、村級主解“主陣地”。依托縣綜治中心,整合法院多元解紛對接中心、12309檢察服務中心、警調對接中心、148法律服務所入駐,融合轄區交調委、醫調委等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和個人調解品牌室等,建成縣“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統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依托鎮(街道)綜治中心、信訪大廳、司法所、便民服務中心等,設立鎮(街道)“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整合基層司法所、信訪辦、綜治中心等人員力量,抽調基層派出所、法庭及自然資源、林業、水利、城建等人員入駐輪駐,開設鄰里糾紛、婚戀家庭、宅基地、土地林權等糾紛受理窗口,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由村(社區)黨支部牽頭,統籌村(社區)兩委會成員、“三官一律”派駐人員、法律明白人、平安建設志愿者等,設立村(社區)“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建立“和為貴”“五老調解室”等調解室56個,約70%矛盾糾紛在村化解。
統籌“N方力量”,搭建解紛主平臺。商南縣整合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等力量,搭建“受理、研判、調處”主平臺。做優“一站式”受理。調解中心同步接入法院、司法、信訪矛盾糾紛調解系統,既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同級部門轉辦、調解組織移送的糾紛,又將調解不成功或不適用調解的糾紛引導至訴訟、行政復議、仲裁等途徑解決,實施“線下+線上”高效聯動。做細“一攬子”研判。建立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研判機制,實時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研判會診,對具體調解過程予以指導,并根據需要同步跟進支援。對久化不解的糾紛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實施聽證,促成涉事雙方握手言和。做嚴“全鏈條”閉環。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村(社區)、鎮(街道)做好各自轄區內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對調解不成功的,逐級上報化解,讓群眾“只進一扇門、化解萬般事”。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形成“社會調解優先、法院訴訟斷后”的遞進式閉環。
實行“五調聯動”,拓展解紛主路徑。商南縣建立訪調、政調、警調、援調、訴調“五調聯動”機制,拓展矛盾糾紛化解主路徑。與信訪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將一些因民間矛盾糾紛引發的信訪案件進行分類移交,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實施訪調聯動調解13起。與交通事故、醫患糾紛、勞動爭議、環境保護、物業管理、林山爭議、土地礦產資源、食品藥品安全等重點行業聯動,專業化高效化調處政策法規性較強的矛盾糾紛32起。與公安機關建立聯動機制,對接處警中受理的民間糾紛、部分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民事賠償部分進行聯動調處,快捷高效化解糾紛16起。與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聯動機制,將法律援助或人民調解單向選擇轉為援調并行雙向對接,拓展法律服務領域,最大限度保障弱勢群體正當合法權益,便捷化解矛盾糾紛8起。與法院建立銜接聯動機制,對訴前、訴中適宜調解解決的,如婚姻家庭、繼承、侵權等糾紛及時導入調解,累計訴調化解糾紛25起,司法確認8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