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長安大學和鹿城中學“同上一節課,共研一體化”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討活動在鹿城中學開展。長安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彪曉紅,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懷平,副院長王立洲,思政課名師工作室8名優秀教師,商南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鹿城中學黨總支書記劉興鋒,鹿城中學相關領導、思政教師、教研組長以及丹南大學區各校思政教研組長參加活動。鹿城中學校長冀雙權主持研討活動。本次活動分為思政示范課、點評思政課、教學研討會、探討一體化實施方案四個環節。
同上思政示范課
長安大學教師余猛和鹿城中學教師柯湘分別講了一節思政課。余猛老師以“抗戰時期知識分子為何奔赴延安”為主題,展示了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和藝術。余老師采取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抗戰時期,延安生活十分艱苦,數萬知識分子為何不懼風險,長途跋涉奔赴延安?”他以珍貴的采訪記錄影視資料、恰如其分的點撥、深刻獨到的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戰亂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政治追求、報國之心,啟發學生思考“作為新時代青年,應該該如何走好自己的成長之路?”隨后,長安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彪曉紅和學生的互動將課堂推向高潮,她和學生共唱紅色歌曲《軍民大生產》,在歡快的旋律中,學生深受感染,熱情澎湃,眼前仿佛浮現出抗戰時期延安軍民熱火朝天進行大生產的場景。柯湘老師以“延安精神”為主題,通過師生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傳承革命奮斗精神,應該從我做起”。柯老師親和力強、語言富有感染力,在輕松愉悅的互動中讓學生感受到了“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
共同點評思政課
聽課領導和教師從不同角度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分析了兩節課的異同,探討了同一個內容在不同學段的教法和學法、大中小學思政課銜接等問題。彪曉紅指出“同一學科小學、中學、大學的內容不同,應做到有的放矢”。劉興鋒提到“思政教育應貫穿、滲透于所有學科,才是真正踐行思政一體化”。
召開教學研討會
聽評課結束后,召開了思政課教學研討會。會上,彪曉紅強調,要在課堂上加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提高課堂的抬頭率、點頭率。要發揮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培養出更多的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劉興鋒全面總結了12年來長安大學對鹿城中學的鼎力支持,匯報了學校“一核兩翼三維四平臺五路徑六建設”的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
探討一體化實施方案
兩校領導就《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設想。陳懷平提出,今后兩校不僅要同上一節課,更要共備、共學、共研,建立長效機制,將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落到實處、干出實效、形成品牌。冀雙權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對長安大學領導和老師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并指出:“本次活動不僅加深了兩校友誼、推進了深層交流,而且明確了兩校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方向、思路和舉措。”
鹿城中學將以思政一體化工作室為依托,與長安大學一同縱深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持續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不斷開創思政教育新局面。(圖:劉小朋 文:李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