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何 飛)為進一步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信仰、增強黨性、提升素能,在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今年以來,山陽縣以業務技能、法紀法規、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形勢政策五項教育為重點,通過八種方式創新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著力促進廣大黨員干部鑄魂守心提能,助力鄉村振興。
山陽縣在農村興辦“農民夜校”,組織黨務干部、“四支隊伍”、黨代表等農村骨干力量,有計劃地開展“三農”政策、創新創業、農業生產、生態環保等專題培訓,在社區通過“社區大講堂、小區微課堂”等方式,開辦“社區黨校”,宣講黨的政策、法律法規、村規民約等,強化基層社會治理,為鄉村產業振興、生態振興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山陽縣在教育系統舉辦“育人論壇”、開展“師德講堂、名師課堂”活動,大力實施黨員名師培育工程,健全“雙培養”機制,發揮黨員骨干教師作用,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以教育振興助推鄉村文化振興;扎實開展“機關講座”,通過落實集體學習“第一議題”制度,適時組織黨員干部參加學習研討、知識測試、技能比武等活動,通過以講促學、以賽促學強本領、提素能、促振興。
縣上在國有企業和“兩新”組織,開展“紅色講壇”,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進頭腦,引領黨員職工弘揚勞模精神,爭做大國工匠;著力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專業人才、科技人才、鄉土人才教育培訓,引導各類人才鄉村振興一線建功立業,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充分發揮山陽縣袁家溝黨性教育基地、黨性教育中心和廉政教育中心作用,組織各級黨員參加現場教學,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堅守初心使命;緊扣黨員需求和實際,創新開辦“流動課堂”,對高齡黨員、行動不便黨員采取“上門送學”,把“黨校”辦在黨員家里、送進院落,對流動黨員采取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打造指尖上的“黨課”,讓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組織黨員參加網絡培訓,通過網絡直播、網絡視頻、網上交流等形式開展網絡宣講,實現黨員隨時、隨地、隨身學習,全面提升廣大黨員干部推動鄉村組織振興能力。
截至目前,山陽縣累計教育培訓黨員1.3萬多人。2079名黨員干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2833名在職黨員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24名駐村黨員干部爭取集體經濟、基礎設施等項目435個,爭取資金6462.9萬元,為民辦實事1824件。710名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領辦和包抓項目1015個,完成投資1.4億元,帶動農戶9100多戶持續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