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新春社火展演掠影
焰火表演
“秦風楚韻 和美山陽”社火展演
高臺芯子表演
小朋友竹馬表演
八仙鼓表演
社火展演中的陜南秧歌方隊
2月4日的山陽縣城,人潮涌動,鑼鼓聲響徹云霄。來自山陽縣中村鎮和城關豐東新區的社火團隊早早地在人民廣場上做起了準備,八仙鼓、高臺芯子、彩船、秧歌……精心籌劃的“秦風楚韻 和美山陽”社火展演喚醒了每一位山陽人民的春節記憶。
山陽社火起源于明末清初,從一開始的中村鎮吳氏(上灣)、楊氏(街道)、席氏(下灣)三大戶為渴求風調雨順的祈禱活動,演變到三大戶族乃至三個自然村炫技斗智、彰顯人丁興旺的競賽。三百多年來,在歷代民間藝人殫精竭智地努力下,山陽社火不斷趨于完善。其扎根于鄉土傳統文化,融民間雜技、民間手工技術、傳統體育競技、曲藝、民間舞蹈、戲曲于一體,最能體現當地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和風土人情。20世紀90年代末,陜西省電視臺曾慕名前來錄像,使山陽社火馳名三秦大地。隨著時代發展,其內容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因為山陽社火是一項大型集體活動,參與者動輒千人,觀眾數以萬計,所以該活動有著發掘、保存、繼承的價值,還有著文明教化、社會和諧及信息傳播的作用。
“縣里有幾年沒這么熱鬧過了,家里的孩子是第一次參加當地社火,也讓娃們體驗一下我們童年的快樂。”家住山陽縣護城河畔的王先生一家,親眼見證了展演現場的火熱場景。
舞旗手手持各色戰旗,邁著穩健的步伐為隊伍開路。矯健的舵手舞著船槳,口中高呼“水來咯”,引著旱船左搖右擺,像極了真正在河中行駛的小船。大肚能容的彌勒佛高高地坐著,向周圍群眾和善一笑,扮相精致的孩子獨立枝頭,擺著不同的姿勢,在人群的簇擁下緩緩向前。舞龍隊員士氣高昂、精神抖擻,將彩龍耍得十分威風。雄獅口吐標語:踔厲奮發、奮楫爭先。據介紹,本次展演共有12個方陣,1000多名社火表演藝人參加游街,為群眾帶來一場盛況空前的視覺體驗。前來觀看的不僅有本地的居民,還有來自外地的游客,大街小巷擠滿了圍觀的群眾。在工作人員和交警、城管的共同努力下,現場秩序井然,群眾被有序疏散到不同街口進行觀看,確保了群眾平平安安看社火、熱熱鬧鬧慶元宵。
山陽社火的興盛,只是山陽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陽縣委、縣政府堅持用心用情辦實事、惠民生,民生福祉更加殷實。鄉村建設穩步推進,山陽縣被列為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借助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的契機,天竺山景區改造提升穩步推進,丹青吊腳樓提升為全市特色民宿,月亮洞景區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天蓬山寨入選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名單,省級全域旅游示范縣命名通過,83個秦嶺山水鄉村通過市級驗收,萬福村、花廟子村和中村新區社區被命名為“全省美麗宜居示范村”。一個風景宜人、環境舒適、鄉風文明的美麗新山陽嶄露頭角。
傍晚時分,焰火晚會將鬧元宵的氣氛推向高潮,絢麗的煙花映照著每個人的臉龐,如同山陽人民的日子一般紅紅火火。
統籌:張 培
策劃:朱 超
組稿:李小軍程思凡 楊 康 石 磊 李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