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有良 王江波
在蘇陜協作資金幫扶下,閆坪村新建的百畝櫻桃園。
在蘇陜協作資金幫扶下,閆坪村新發展的養蜂產業。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當前,全國正處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鄉村振興重點在產業振興。”棲霞區對口幫扶商州聯絡組組長、商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吳丹表示,棲霞區和商州區攜手走過的20多個春秋,見證著山鄉的巨變,承載著鄉村振興的歷史重任。
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上,棲霞區對口幫扶商州聯絡組將始終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繼續立足扎實穩步開展鄉村振興,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帶領鄉親們過上越來越好的幸福生活。
一陣秋風吹過,樹葉在空中打了幾個圈,輕輕落在公園的長椅上,幾位老人坐在樹蔭下悠閑聊天;三五成群的小孩在公園里嬉戲玩鬧;忙完農活的村民赤膊上陣來幾把“斗地主”……
金秋時節,走進商州區三岔河鎮閆坪村,在一排排整齊潔凈、美觀大方的小院前,一幕幕歡樂祥和的場景展現在記者面前。“我們村現在跟城市差不多,吸引了很多城里游客來這里游玩。”說起眼前的美景,閆坪村黨支部書記趙良良難掩內心的激動。
據趙良良介紹,閆坪村作為“四方雙結對,共建示范村”樣板村,努力搶抓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機遇,確定了“黨建引領、產業支撐、治理有效、生態護航、鄉風推動”的發展思路,不斷塑造鄉村美景、傳承鄉土美德、推介鄉間美味、留住鄉愁美好。
在村民田運華家,說起旱廁改造給生活帶來的變化,他連連豎起大拇指:“以前的旱廁,一到夏天蚊蠅亂飛、臭氣熏天,在屋里都能聞到。經過改造,現在我們都用上了干凈衛生的廁所,村里的空氣變得更清新了。”在鎮級蘇陜協作資金的支持下,閆坪村累計實施旱廁改造140多個,清理櫻桃園高稈作物及雜草1000多畝、農村生活垃圾65.7噸,開展院落整治434戶。許多民居通過整治改造,從根本上改變了“臟亂差”的現象,讓越來越多的村民過上了健康、衛生的新生活。
在閆坪村移民搬遷點,村民鄭誠正忙前忙后招呼客人。2013年,鄭誠一家從山溝溝搬到了新居。看著閆坪村發展得越來越好,鄭誠動起了創業的心思。去年6月份,鄭誠利用在外開飯店練就的好廚藝,在自家庭院開起了農家樂。“游客多的時候,每月能收入七八千元。”鄭誠高興地說,依托村上的生態優勢和特色櫻桃園,每年采摘季、踏青季、納涼季、賞雪季,都有大批游客來閆坪旅游。
不僅僅是鄭誠,在閆坪村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開辦農家樂,加入合作社、注冊超市等,有了一份可觀的收入,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傍晚時分,村民李淑霞走出家門,開始打掃自家門前的垃圾。這項工作,已經成為閆坪村每個
村民的日常。
鄉村之美,美在環境,美在行動。閆坪村為了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常態化實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扎實開展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立足爭當秦嶺生態衛士,堅持干部群眾齊上陣、常態長效齊推進,實施網格化管理、固定日清掃、月評比獎懲等制度機制,以“六清六治”為抓手,統籌推進清道路、通河道、美山邊、靚村莊、凈院落“五大專項行動”,形成了點上突破、線上延伸、面上覆蓋的工作局面。
環境變美了,村民自覺了,游客變多了。怎樣讓這樣的美景永駐?
棲霞區對口幫扶商州聯絡組組長、商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吳丹堅持小資金解決問題工作理念,因地制宜,利用蘇陜協作資金在閆坪村及其周邊建設5個現代化污水處理站,有效處理生活污水,使人居環境得到徹底改善。
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對口幫扶聯絡組又緊盯特色產業,搶抓發展機遇,不斷鞏固發展傳統核桃、櫻桃、中華蜂養殖、中藥材種植四大產業,利用蘇陜協作四方結對幫扶資金,發展養殖中華蜂200多箱、核桃300畝、林下經濟100畝,標準化櫻桃園55畝,連翹800畝、板栗400畝,形成了“油松蓋頂、連翹纏腰、大紅櫻桃迎風搖、產業園區山邊靠”的產業格局。
“幾年前,這一片櫻桃園幾乎全都是荒地,為了實現生態產業綠色發展,我們將這片土地種上了櫻桃。”閆坪村黨支部書記趙良良說,“今年,在川道種植600多畝大櫻桃的基礎上,我們還流轉土地,建立了大櫻桃新品種示范基地,由商州區林業局產業中心提供種苗、示范技術和田間科管,由‘村集體經濟+農民合作社’共同經營,爭取用3年至5年的時間,全面實現600畝櫻桃品種的改良升級。”
為了讓村民收益最大化,閆坪村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在櫻桃樹下進行馬鈴薯套種,畝均增加收入近1800元,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實現林上林下雙收益。
閆坪村的美景因櫻桃而紅,產業因櫻桃而強,農民因櫻桃而富,依托果園來發展的特色農業,美了村子更富了村民。
“四方力量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通過深入調研,除了幫助閆坪壯大產業,提升環境、推動鄉風外,還將在基層組織上水平、黨員干部作表率、群眾幸福提升上下功夫。”吳丹介紹道。
“四方雙結對,共建示范村”工作開展以來,閆坪村和新合村從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各方面不斷拓展協作關系,互派人員深入交流。作為四方雙結對主要牽頭人,吳丹將東西部交流學習和基層治理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強化兩個結對關系,累計幫助閆坪村解決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百余條,有效實現黨建網格、治理網格、服務群眾網格“三網合一”。
同時,在三方幫扶資源上,聯絡組動員棲霞區各類企業個人、愛心組織等參與到閆坪村鄉村振興工作中來。
7月初,南京青企會組織愛心企業家來閆坪村開展愛心助學活動,捐贈5萬元幫助村上發展壯大教育事業,還幫助閆坪分析村情、指導產業發展,為閆坪村帶來更多符合當地發展的現代產業,充分發揮協會成員企業積極性,為閆坪優質農產品銷往南京提供大力支持。
目前棲霞各類愛心組織與個人開展的教育幫扶活動已惠及三岔河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280名學生。
如今的閆坪村,處處呈現一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美好景象,閆坪村的村民,將在蘇陜協作的華麗樂章中,繼續彈奏更加美妙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