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 斌)近年來,商州區把加強村級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強化村黨支部書記作用發揮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選、育、管、用“四鏈驅動”,不斷優化隊伍結構、提升整體素質、強化監督管理、創新激勵機制,著力鍛造一支推動鄉村振興的基層骨干隊伍。
商州區通過對原村班子進行逐一研判,綜合考量,全面分析,表現突出、符合繼續提名條件的117名村支部書記和694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優先考慮,鼓勵留任。健全后備干部選拔、培養、儲備和使用機制,55名后備干部成長為村黨支部書記,523名后備力量進入村“兩委”班子,為村“兩委”注入新鮮“血液”,實現年齡、學歷“一降一升”。大力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動員25名優秀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參選黨支部書記,841名本村致富能手、245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252名本鄉本土大學生、86名退役軍人當選村“兩委”干部,占比達到67.5%。從嚴資格審查,嚴防“帶病”提名“帶病”參選,旗幟鮮明取消不符合參選資格人員96名。實行村“兩委”班子成員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優化調整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95名。
從2021年起,商州區依托商洛開放大學實施“千名領跑人”學歷提升計劃,全區594名村干部、164名后備力量參加學歷提升計劃,學員畢業后,將形成年齡以36歲至55歲為主體、學歷以大專學歷以上為主體的村“兩委”班子結構。將農村黨支部書記教育培訓納入區鎮兩級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依托區委黨校,組織286名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參加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全員示范培訓。同時,依托“人盯人+”視頻會議系統,實施村干部全員培訓3期,參訓近5000人次。定期召開全區秦嶺山水鄉村建設、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場觀摩會,組織村黨支部書記出去學看、回來實干。
健全“三重保障”管,擺脫“留不住”困境。商州區大幅度提高經濟待遇,從2020年起,年新增財政預算1800萬元,將村級正職補貼由每年2.4萬元提高到3.6萬元,村級副職補貼由每年1.6萬元提高到2.4萬元,足額落實社區工作人員“三崗十八級”薪酬待遇補貼。2022年全區村級干部待遇補貼預算總額達到5747萬元,比2019年提高了60.7%。2021年以來,67名村干部當選省、市、區“兩代表一委員”,25名村干部榮獲省、市、區表彰獎勵,選任1名村黨支部書記擔任鎮領導班子成員,6名優秀村(社區)干部考錄為鎮辦公務員。每年預算216萬元,及時足額兌付離任村干部補貼。從2022年起,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0多萬元,為村(社區)干部代繳養老、醫療和工傷“三險”,極大地激發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搭建“三個平臺”用,補齊“干不好”短板。商州區出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提升以獎代補辦法,落實獎補資金1110萬元對村級活動場所規范提升。年新增財政預算120萬元,將村級組織工作經費從2萬元提高到2.5萬元。2022年,全區村級組織經費預算總額達2376萬元,與2019年預算相比增長103%,有力保障村級各項工作正常運轉。2017年起,先后為124個貧困村平均每村注資150萬元、為21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平均每村注資100萬元、為非貧困村平均每村注資50萬元,用于支持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累計達6096萬元。同時,制定《商州區村(社區)干部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試行)》,開展村黨支部書記擂臺比武活動,按季度差異化發放績效補貼。推行村黨支部書記領辦實事硬事制度,240名村黨支部書記包抓產業358個,爭取投資項目138個,項目資金4663萬元,涌現出了王永鋒、劉力、楊光等一大批創業致富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