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馬建設)今年以來,商州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技研發投入、科技型企業培育、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扎實有效開展工作,通過“六個一”助推科技創新提質增效,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堅定一個發展目標。商州區以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抓手、“一區多園”發展為重點,緊緊圍繞“3+N”產業發展,著眼商州區確定的新材料、健康醫藥、綠色食品、文化旅游、綠色建材家居五大產業集群和12條產業鏈賦能科技創新。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0.5%,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6家、市級以上創新平臺3家,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5592萬元,使全區科技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完善一個政策機制。緊盯《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各項任務,出臺《商州區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考核辦法》,進一步健全完善考核體系,將科技創新投入、創新能力、創新成效等指標納入年度考核責任體系,強化對各成員單位工作任務指標考核評估。進一步落實《商州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具體措施》,調整優化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有關的政策規定,健全基礎研究政策供給、經費資助體系、人才體系。
強化一個融入對接。由區秦創原工作專班牽頭,圍繞區域科技企業所需和產業鏈、創新鏈融合需求,帶著需求、帶著任務對接秦創原總窗口,促進新成果轉化、新技術落地、新模式引進。建立秦創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調度任務推進和對接創新需求,切實解決技術創新一線工作中的具體困難問題,有目標、有重點跟進任務落實。截至目前,全區建成國家級星創天地1個、省級星創天地2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省級“四主體一聯合”新型創新平臺3個、省級研發中心2個。
搭建一個創新平臺。充分發揮與陜投集團合作共建優勢,引進在秦創原總平臺落戶的與商州區產業鏈、創新鏈能夠實現無縫鏈接的龍頭企業,支持其作為需求主體、投資主體、管理主體和市場主體,聯合省市高校共建秦創原(商洛)創新促進中心,對于在創新平臺開展橫向課題研發的企業或高校給予獎補,積極爭取資金對新型研發平臺創新能力建設項目進行補助。
探索一個發展模式。借助西商融合發展機遇,深入探索“飛地創新、離岸孵化、回遷發展”新模式,抓住商洛學院積極創建省級大學科技園區機遇,深化校地合作,在商州區縣域工業集中區籌建西商“飛地孵化器”平臺,對接省市平臺為入駐企業服務,探索形成“西安研發、商洛轉化”“西安制造、商洛配套”新發展模式。
彌補一個人才短板。通過秦創原(商洛)創新促進中心及秦創原網絡平臺及時了解人才方面的新政策、新理念,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以“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建設為重點,通過掛職、兼職、簽約聘用、技術咨詢、項目合作等方式,努力填補科技型人才嚴重缺乏的短板。目前,全區爭取省派“三區”科技人才16人、市級科技特派員23人,下派區級科技特派員75人,申報引進高層次人才23人,新增“科學家+工程師”隊伍4支,實現創新創業團隊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