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李治軍 通訊員 李琳)今年以來,商南縣將招商爭資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途徑,圍繞“項目多樣化、活動精準化、環境最優化”三個重點,采取“五個十”舉措,力爭招商爭資實現新突破。截至9月底,新引進項目32個,引資196.27億元,到位資金46.29億元。
推出十條新規引商。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新規定”,明確在該縣內投資的引資企業,一律享受財稅、規費、土地等優惠政策。其中,對投資1億元以上的項目,落實1名縣級領導、1個縣直部門包抓;10億元以上的引資項目由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包抓;對世界500強、全國500強、主板上市公司在該縣實際投資20億元以上、每年上繳稅金2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實行零收益供地;對入駐工業園區的企業,政府免費配套建設廠區紅線外主干道路、主供水網、高壓電源、天然氣等基礎設施。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客商,免費旅游縣內景點、免費健康體檢、免費保障住房、子女就近免費入學,符合條件的優先推選為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謀劃十大產業聚商。依托資源、生態等優勢,著眼打造經濟增長新亮點,謀劃了強光手電生產、中藥材生產加工、農光互補食用菌加工、汽車配件生產、百萬套3C數碼、新型墻體建材生產等“十大產業項目”,吸引客商投資。
搭建十大平臺親商。通過開通商南縣招商微信公眾號、招商信息網、招商服務熱線電話、國內外知名企業家QQ群和微信群,成立駐外商會、聘請招商特使等,搭建起十大平臺,發布招商信息及優惠政策,營建親商好環境。
開展十大活動招商。先后舉辦了深圳企業家到商南考察、青年企業家走進商南、長三角陜商聯盟項目推介、京津冀商南地產品專項推介等十大招商活動,促成一大批知名企業,乃至央企到商南縣考察投資。
完善十項制度安商。實行招商引資項目聯席會議、政銀企肯談、首問負責等十項制度,認真落實“一個招商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主抓、一個責任部門聯系、一名業務干部跟蹤服務”的包抓制度,幫助解決土地、融資等難題,確保企業落戶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