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陳少斌 唐瑞希
走進鎮安縣西口回族鎮上河社區,公路兩旁綠樹環繞,屋舍整潔,庭院優美,昔日的“臟亂差”形象已被初見成效的秦嶺山水鄉村所取代,現在的上河社區村貌美、產業興。
2021年6月,馬舉林被選派為西口回族鎮上河社區駐村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懷著以村事為己事的情懷,與社區“兩委”共同努力,一手抓秦嶺山水鄉村建設,一手強堡壘、興產業,努力把上河社區建設成為生態優美、產業興旺、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現在年齡大了,好多人勸我沒必要在鄉下一直待著,但是作為一名從鄉鎮成長起來的干部,我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更愿意把有限的時間投入鄉村振興工作。”每天沿著集鎮主干道走上一遍,到群眾家里聊聊天、拉拉家常,了解收集社情民意已經成為馬舉林駐村的習慣。
當好一個村里人是馬舉林駐村工作的信條,造福一方百姓是他的目標。為盡快掌握村里情況,找出一條切合實際的發展之路,他利用3個月時間走訪了全社區621戶2034名群眾,傾聽群眾需求,謀劃發展思路。
“他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不像一個城里人,而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好鄰里。”駐村時間雖短,但是上河社區的群眾都熟識這位駐村第一書記。
今年4月,馬舉林在入戶走訪時發現,村民肖進斗做了心臟支架手術花費近20萬元,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他積極奔走為其尋求多方救助并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
為了建好秦嶺山水鄉村,馬舉林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聚焦社區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點任務,以“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為抓手,實行“1+X”管理,即一名村干部管理多名片長治理小網格,通過治理小網格促進環境整治大提升。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駐村工作隊聯合社區“兩委”,充分依托秦嶺深處的自然生態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實施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改變原有的僅出售初級中藥材經濟效益較低的局面,對中藥材進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價值,讓上河社區中藥材產業發展壯大、產值翻倍。
在馬舉林看來,隨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快補齊,上河社區不斷提升的“美麗指數”將帶來更多人氣、財氣,美麗鄉村將更加宜居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