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柯賢喜 辛恒衛)“現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自來水拉到了院子里,村頭還修起了口袋公園,安裝了體育健身器材,真是做夢都沒想到村子變化這么大,發展這么快。”談起村上這幾年的發展變化,62歲的茅坪社區回族村民安慶新感慨道。
近年來,鎮安縣茅坪回族鎮圍繞“強黨建、聚人心、興鄉村”的發展思路,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指導員和黨員干部生力軍作用,搶抓發展機遇,有力助推了民族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了滿滿的獲得感。
鄉村振興,組織振興是保障。茅坪回族鎮牢牢抓住組織振興這一“牛鼻子”,不斷強化頭雁培育、隊伍建設等,把組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抓項目、興產業、強治理、促發展的動力,通過村“兩委”班子換屆,從村中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大學生等人才中選優配強村干部40人,平均年齡約44歲;采取“出去主動引、柔性合作請、鄉情召喚歸”等措施,吸引在外人才回鄉投資興業,助力鄉村振興。鎮上先后選聘“智囊團”54人,挖掘“領軍人”49人,聘任“副書記”10人,培育“田秀才”60人;先后建立產業發展和基層治理等黨小組40多個,選配黨員中心戶110名,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黨員干部充實到鄉村振興一線。凝共識,鎮上挖掘紅二十五軍在茅坪播撒紅色火種過程,整理回民聯防隊、回民支隊艱苦奮斗的革命歷程,提煉馬長貴等革命烈士的戰斗事跡,領管茅坪革命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圍繞清明節等節點,在黨員、學生中常態化開展紅色主題教育,講好茅坪的紅色故事,推動茅坪紅色資源火起來、揚起來、傳下來,引導黨員干部以典型為引領,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更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該鎮在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過程中,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確立了實施黨建領航、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和社會治理五項重點工作,繪就了發展新藍圖。該鎮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以提高群眾收入為目標,抓住回漢族群眾增收關鍵點,找準民族鎮產業發展切入點,堅持在鄉村振興中邊干邊摸索、邊摸索邊總結,初步確立了以發展壯大傳統畜牧養殖業為基礎的“種養加”融合發展模式。先后成立種養合作社50個,培育養殖大戶45戶,養殖家畜5000多頭、家禽1萬多只。鎮上投資60萬元建設了集品種改良、畜牧防疫、疾病診療、技術咨詢為一體的畜牧養殖良種服務站;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流轉土地1500畝,種植以青儲玉米為主的飼草,實現種植加工一體發展,年加工牧草2000多噸,帶動400多戶農戶;采取獎補的方式,引進品種母牛100多頭,新建圈舍200間,改造圈舍100間,建設標準化青貯池140個。依托東之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經營主體,先后在832平臺、抖音平臺開設了企業店鋪,年實現營收430萬元,極大地推動了畜牧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讓回漢族群眾不離鄉、不離土,一人實現多份收入。
如今,走在茅坪回族鎮的田間地頭,聽到的是回漢族群眾對嶄新村貌的聲聲贊嘆,聞到的是田間地頭飄來的陣陣清香,看到的是村美民富產業興的和諧農村新畫卷。茅坪回族鎮正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