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南 璽)12月5日,由陜西省婦聯、省財政廳指導,陜西省非遺產業促進會、鎮安縣文旅局主辦,鎮安縣委黨校、縣文化館、縣美云秦繡工藝品有限公司承辦的“2023陜西婦女非遺手工藝(鎮安秦繡)培訓班”在鎮安縣開班,全縣共有120余名鎮安繡娘參加培訓活動。
本次培訓課程涉及秦繡新技能新技術培訓、當代刺繡發展、產品設計與美學、鄉音講黨課、非遺工坊與鄉村振興等方面,旨在通過技能培訓,提升繡娘的業務技能,提高婦女創業就業的積極性,打造專業繡娘矩陣隊伍。培訓內容突出實習實踐環節,老師們走進村莊,先后在多個鄉村繡莊,現場教學傳授刺繡新技術、新技巧,手把手輔導繡娘學習,遇到技術難點,現場輔導解決,做到參訓人員包學包會,建立微信群及時溝通,提升教學培訓質量,為繡娘隊伍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講師阮詩峰、鎮安刺繡市級傳承人葛良慧、高級教師陰曉虎、技術總監葛素云等相關專家和學者,從產業政策、非遺保護、秦繡新技術、產品美學、設計開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講解。學員們紛紛表示本次培訓接地氣,知識面廣,突出技能幫帶,通俗易懂,教學互動性強,學到了新知識新技能,感到收獲滿滿。
為期三天的培訓,聚焦鎮安豐富的繡娘資源,彰顯了非遺手工在鄉村振興中的助推和引領作用,進一步壯大了非遺傳承隊伍,提升了繡娘的業務技術水平,拓寬了留守婦女的就業渠道,促進了農村婦女依托非遺產業增收致富,帶領更多婦女“繡”出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