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侯彥亮)今年以來,柞水縣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系統建設,統籌推進生態環保各項工作,各類環境問題整改效果明顯,轄區內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嚴防“散亂污”企業反彈,積極推進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下發限期申領通知書36份,對12家申領企業實施面對面交辦,指導、服務企業申領排污許可證。截至目前,已完成82家企業排污登記,7家簡化管理排污許可證的核發。柞水縣同興軋鋼有限公司完成了儲煤場建設,對煤場實施封閉管理,并配套安裝了除塵設備,增加了霧炮車、灑水車,安排專人打掃,有效控制了粉塵排放。
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鋪設了中心城區供氣管網,并逐步向周邊輻射,實施清潔取暖工程。深入推進散煤治理,因地制宜推進燃煤清潔化替代,推廣天然氣壁掛爐、空氣能取暖設備等方式。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城區燃煤鍋爐已拆除10臺22.5蒸噸,實施燃氣鍋爐低氮改造22臺28蒸噸,所有燃氣鍋爐達標排放。每月組織兩次潔凈煤質專項檢查,依法嚴厲打擊銷售劣質煤行為。
積極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印發了《關于開展在用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物深度治理工作的通知》,出動執法檢查人員40人次,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抽檢12次,對不達標的現場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目前,累計摸底52臺,檢測40臺,超標排放7臺正在治理中。提前完成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任務,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已更換清潔能源公交車20輛。
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嚴格施工揚塵監管,督促柞水縣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縣醫院住院樓項目、書香華府項目、綜合檔案館項目建筑施工工地做到“七個百分之百”及渣土車完成密閉化改裝改造。加大城區機械化清掃力度,增加灑水降塵頻次,降低道路積塵負荷。強化各鎮辦秸稈禁燒管理主體責任,充分利用網格化制度,加強露天焚燒監管,開展秸稈禁燒專項巡查。指導柞水縣智達礦業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編制了《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方案》和《綠色礦山建設方案》,要求在開采過程中實施植被恢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