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周炆濤)今年以來,柞水縣以搬遷群眾需求為目標,通過引導就地就近就業、返鄉創業帶動、托底安置就業等方式,開展搬遷群眾就業幫扶專項行動,促進搬遷勞動力就業增收。
精準開展就業服務。摸清勞動力和就業情況,適時掌握勞動力、崗位、就業等信息并及時更新臺賬信息庫,采取有力措施,組織勞動力通過勞務輸出就業一批、現有崗位就近就業一批、創建產業園和社區工廠帶動就業一批、護林員和公益性崗位等政策托底就業一批“四個一批”實現穩定就業,確保有勞動力且有就業意愿家庭實現一戶至少一人穩定就業。一季度,實現農民工轉移就業2.9萬人,脫貧人口外出務工1.8萬人,城鎮新增就業440人,公益性崗位安置搬遷群眾468人。
加強就業載體配置。落實支持創業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升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及其周邊產業項目的市場競爭力和吸納能力,鼓勵吸納更多的搬遷勞動力就近就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促群眾就業,對今年實施的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以工代賑示范工程及中央財政以工代賑項目,優先吸納搬遷群眾參與工程建設,確保足額發放勞務報酬,充分發揮以工代賑項目“賑”的作用。
多方拓寬就業渠道。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和寧商勞務協作招聘會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有針對性地介紹和推送務工信息,多渠道加強易地搬遷勞動力就業需求與企業用工信息對接,實行點對點輸送,引導有外出務工能力和意愿的搬遷勞動力有組織的勞務輸出,促進省外就業、省內縣外就業、自主創業取得新提升。一季度,4家企業開展線上求職招聘活動20場次,線上發布崗位信息1.6萬多個,先后調配12車次集中“點對點”輸送468名外出務工人員直達務工地點。
分類實施技能培訓。對農業經營主體、產業帶頭人、農民、工人等因人施策,分類開展教育培訓。對工人通過項目制方式,在市場有明確需求、參加培訓人員有明確就業方向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有明確就業項目的條件下,為搬遷勞動力提供培訓“菜單”,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推進培訓就業“二合一”。對搬遷群眾開展短期技能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開展科技下鄉促生產活動等專項培訓活動,先后培訓搬遷群眾436人次,精準有效服務搬遷群眾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