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姜 勇 曾維丹)近年來,柞水縣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堅持提升辦學“硬條件”和師資“軟實力”,完善評價體系和體制機制,擴容增量,提質培優,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該縣制定了《柞水縣幼兒園建設五年規劃方案(2021—2025年)》,逐鎮、逐村、逐社區制定幼兒園建設校點布局規劃,把普惠性幼兒園、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納入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能力。先后投入4250萬元,新建了紅巖寺鎮紅巖幼兒園,改擴建了鳳凰鎮桃園幼兒園、實驗幼兒園、第四幼兒園,實現了縣鎮村三級學前教育全覆蓋。
柞水縣采取“招、轉、培、研”的幼兒教師培訓管理機制,通過幼兒教師全員培訓、脫產培訓、教學能手大賽、結對幫扶等途徑,提升全縣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整體素質。完善民辦幼兒園評估制度,每年3月至5月,按照《省市縣幼兒園定類評估標準》逐園年檢,評估定類,通過指導規劃、結對幫扶等形式,大力扶持全縣民辦幼兒園規范發展。
該縣創新評價方式,完善評價體系,開展專項督學,及時梳理督學中發現的保教問題,提高日常教學管理的實效性,推動保教質量提升。創新兒童評價方式,形成“以兒童為中心、以發展為中心”的評價機制,運用成長檔案袋、紀實性評語等過程性評價方式,對兒童學習品質、溝通表達、行為習慣進行多路徑評價,轉變教師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