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電視劇年度漢字
二
“一劇兩星”新規下 演員身價兩極化
今年4月,國家出臺新規:自2015年1月1日開始,同一部電視劇每晚黃金時段聯播的衛視綜合頻道不得超過兩家,同一部電視劇在衛視綜合頻道每晚黃金時段播出不得超過兩集。
片方縮投資二三線演員“瘦身”
“新規”最直觀的表現在于,因為一部劇最多只能賣給兩家衛視,自然在成本回收上,相較于4家衛視聯播,片方的壓力會更大。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到,許多片方、制片人都表示,在投資方面會更謹慎。編劇、制片人石鐘山就說:“因為擔心成本回收,大家投資都會很謹慎。比如以前單集150至200萬,現在要減總預算,演員的片酬就必須嚴格控制。”
石鐘山認為,在此前提下,許多劇可能最多一、兩位扛收視的一線演員,二三線演員有可能大降價。
電視臺淡定都市情感繼續坐正
相較于對片方的巨大沖擊,各大衛視顯得最淡定,畢竟作為甲方,有錢就是任性。該買的劇還繼續買,而且因為每天限播兩集,也節約了買劇的成本。綜合今年的播出反饋來看,生活劇在明年有可能繼續唱主角。今年都市情感劇整體收視率都很高,幾部劇集的復播率也比較高。之所以這么多家庭劇,還是與政策相關。相比較抗戰、古裝題材,生活情感劇限制少,比較容易過審。不過類似于像《羋月傳》這樣的品質大劇,明年將會成為市場的一大實驗品——在高投資、高風險,和品質為王的權衡中,能否脫穎而出? (記者 任翔)